“小師弟,雖然我們已經承認你是我們的小師弟,但是沒有經過行過正式的拜師禮儀,天下人就不知道你是老師的親弟子,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你以後肯定代表後山行走江湖。既然大師兄和老師回來了,明天就會在君子亭行拜師禮。”王孟說。
“拜師要注意什麼禮儀?”李飽問道。
“你要準備一些幹肉條捆在一起,作為禮物,然後衣冠要整潔,向老師三叩首、敬茶。很簡單,儀式一般由大師兄主持,你隻要按照大師兄的要求去做就行。”
“這麼簡單,還有其他的嗎?”
“哦,還注意手勢。要求身體微微鞠躬,把雙手交叉前伸,放在全身之最前……”
“是這樣嗎?”李飽做了一個手勢。
“啪”的一聲,李飽手背上挨了一下,隻聽王孟說:“左手應該放在前麵,你那是女子的手勢。”
“男左女右,六師兄,你早說嘛。六師兄,這個動作有什麼特殊意義嗎?”
“當然有,你看,兩手相交,手心向上,這是在交五。在古代,五字的寫法是‘從二,五行也。’何為二呢?”
李飽心想:我有時就很二,應該不是這個意思吧,李飽不敢亂說,搖頭說不知道。
王孟繼續說:“‘二’字中,上一橫為天,下一橫為地,兩手相交,就是‘爻’字,指五行陰陽二氣在天地間交午也。古文中,天數五,地數五。一、三、五、七、九這五個奇數為陰數,指天,天陰;二、四、六、八、十這五個偶數為陽數,指地,地陽。而這個‘爻’字,正是古文中‘教’字的寫法: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從攴,從孝。其字結構是由孝、攴構成,從爻從子從文。攴的古文字形是人手中拿著木杖在問天。其意指雙手合‘爻’以交五,求天地萬物和諧。”
“六師兄,你知道這麼多,還說什麼書讀得少,你這樣謙虛,讓我很慚愧哦。”李飽笑著說。
“這是基本常識,連這個都不知道,還能算是老師的弟子嗎?”王孟反問道。
“對對對,我一定要記下來,不然別人還以為我是冒牌貨呢。”
“什麼是冒牌貨?”
“就是假的。”
“小師弟,天這麼黑,你還是不要回去了吧。”
“那幹肉怎麼辦?”
“廚房裏應該有吧。”
“那太沒有誠意了吧,我還是回家取。”
“也對,路上小心一點。”
“多謝六師兄關心,再見。”
“等一下,你看你全身都濕透了,要不要換一套衣服,別著涼了。”王孟關切地說。
“不用,我身體好著呢,我回去再換。”李飽想到即將見到聖人,內心一片火熱,這點風雨算什麼呢?
李飽下了山,才發現山下風雨小了很多,這山上山下就是兩個世界啊。
李飽推門進屋,雙兒看李飽全身濕漉漉的,頭發粘在額頭上,卻難以掩飾心中的喜悅。雙兒問道:“這麼大的風雨就不要回來了嘛,難道書院後山沒有住處嗎?淋了雨還笑,你是路上撿到寶貝了嗎?”
“當然有,我是要回來告訴你一個天大的喜悅,我的老師,哦,就是你們口中說的秋聖回來了,我明天正式拜他為師。”
“不知道你的老師長什麼模樣,是有三頭六臂嗎?”雙兒好奇地問。
“我也不知道,隻知道他很高很高很高。”
“有多高?”
“這麼高。”李飽在雙兒的頭上舉起右手。
“有這麼高的人嗎?”雙兒歪著頭仰起脖子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