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崖角村(1 / 2)

天邊的夕陽剛剛落下,晚霞紅彤彤的映了半個蒼穹,雲彩猶如火燒了般。就在如此瑰麗的色彩下,坐落了一個小村子...或者說是兩個村子...

崖角村,其實是分兩個部分,上半部是崖村,下半部是角村。如此分法,主要是由於崖村與角村上下海拔超過約500米,且崖村麵積較小,角村麵積較大,崖角村由上往下看就是個巨大的三角形,從角村到崖村去好是要費些功夫。

崖角村的建築多是萬餘年前的風格,整個村子看起來十分樸實,但多看看,又好似厚重無比,大氣磅礴。

一縷炊煙翻過幾棵茂密的大樹,斜斜的與天空融為一體。沿著炊煙的方向,發現林子裏有條小路,順著小路向上走,隱隱能看到一些人經過的痕跡。繞過眼前的幾根樹枝,眼前豁然開朗,一個不大但是很平整的院子,稀稀拉拉的圍著些有些年份的破舊木籬笆,旁邊孤零零地有幾個磚瓦木頭建成的古風屋子,牆壁上爬了些細細的裂紋,屋子的幾個角上掛了些風幹的茄子。

院子一角放了個小爐子,上麵正在熬著不知名的湯藥。院子中間有個約莫15歲的少年郎,隻見其****上身,8塊腹肌的好身材暴露無遺,但偏偏臉蛋豐神如玉,煞是好看。少年郎正雙手各提著碩大的石塊,蹲馬步形態極其標準,額頭上是不是劃過一道道汗水。

乾清,本名乾知期,因口音問題,村民喊得多了也喊的方便了,也就從知期成清了。乾清是在他5歲那年,被村子裏的教習武功的周先生在村口不遠處歇腳的亭子裏被發現的。乾清被帶回村子後,村民就發現乾清什麼都不記得了,隻記得自己叫乾清。至此,乾清就留在了崖角村,好在乾清當時還小,飯量不大,人也乖巧可愛,村民就把崖村後麵快荒廢的屋子收拾了一下,讓小乾清住了進去。乾清從5歲到8歲,一直都是村民每天挨個來送次飯,所以乾清對崖角村很是感恩,不過也常常會被其他小孩欺負,但是乾清也沒有報複。

乾清8歲那年,偶然見到周先生在練習射箭,“周先生,你手中的是什麼啊?”

周先生仿佛沒有沒有聽到似的,隻是平穩的握弓,眼神專注,隨後猛然一箭射出,隻見箭矢連破兩棵一人合抱的大樹,把第三棵樹上的一個鳥窩給射穿。

小乾清看的目不轉睛。

周先生緩緩放下弓箭,“怎麼,小乾清,想學嗎。”

“想。”

接下來的這幾年,乾清隨著周先生練習弓箭,同時也學到了一些打磨身骨的一些方法,常常跟著周先生以及其他村民出村子打獵。而乾清也對打獵學的非常快,到後麵還會獨自一人去狩獵,打到什麼獵物,留下夠自己吃的,其他的都分給其他村民了,同村的小孩此時也不太敢欺負乾清了,就算能打的過,回家也是被父母一頓暴打。

天色漸漸暗淡,晚霞也若隱若現,周圍的樹上偶爾響起幾聲鳥鳴,配上院子角上時不時飄起的幾縷煙氣,合在一起成了一幅水墨丹青,清淡中別有韻味。

乾清瞄了瞄天色,時辰已到,雙手往地上緩緩放下,雖然動作極輕,但地麵還是稍稍傳出一陣低沉的悶響。

拿起事先放好的毛巾擦了擦身上的汗水,走到小爐子邊上,此時爐子也剛剛好沒了火,端起湯藥,向著最左側那個稍小的屋子走了進去。

屋子並不大,東西不多,卻擺放的十分整齊,正門往前是一扇屏風,左手邊是個武器架,上麵擺了一把劍,一杆長槍,武器架後麵的牆壁上還掛了一把弓。

右手邊是個衣服架,掛了些粗布做成的衣服,還掛了一件較大的毛巾。繞過中間的屏風,一個大澡盆,一個木桶,一個盆架,盆架上有個空盆,邊上放了一把小刀片,一把銅鏡。大澡盆中間已經提前放好了整盆冷水。

乾清把門關上,三下兩除二把鞋子褲子脫掉。乾清往盆中一邊倒一邊攪拌,待到湯藥完全下水,一把跳進湯藥中泡了起來。

澡盆裏的水發出淡綠的光芒,乾清整個人隻露了個頭出來,開始練習吐納。

話說這湯藥也不是什麼珍貴草藥,卻是乾清向村子裏的唯一一位醫師請的方子。學的方子後,乾清並不認識草藥,所以就問陳醫師能不能教教,陳醫師一開始是不太願意教的,隻是丟了本大陸通用的草木辨認入學書給乾清。

“如果一個月之內你能把上麵的草藥認個7成,我可以教教你!”

乾清拿到藥書後,反複的看了兩遍之後,卻是覺得也沒那麼難,仿佛天生就會一樣。三天之後,乾清能把藥書倒背如流,其上的草藥圖樣也牢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