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多少興亡事,惟留青塚向黃昏。”帝王陵是帝王的最終歸宿,中國數千年的曆史長河中,大大小小也有數百位皇帝,王侯更是數不勝數,所以中國也就有了一部獨具特色的皇陵史。
陵寢,作為封建社會家天下的產物,一向被帝王們看成是關乎帝運之盛衰、國祚之長短的龍脈聖地。因此,在曆代帝王的心目中,陵寢是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他們知道,無論自己生前如何威風八麵、氣吞如虎,如何為了長生而上下求索,可終究還是鬥不過自然規律,無可奈何地走向生命的終結。因此,他們會毫不吝嗇地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營建自己身後的極樂世界,期望著能把人世間的花花世界帶到陰間再去揮霍。於是中國大地上就出現了一座座碩大的皇陵。
為了維護皇權的神聖與威嚴,為了維護自己的個人隱私,為了保住巨大的財富,帝王們可以用高聳的城牆、龐大的軍隊、嚴酷的法律,動用整個國家機器來保障自己死後也能安享太平。但他們終究還是放心不下,於是在陵寢上故弄玄虛,廣造謠言,讓人搞不清他們的真正墓址:朱元璋出殯時是城門四開,儀仗隊都是一模一樣;曹操更是設置七十二疑塚來迷惑世人,最後,修建陵墓的工匠們往往都成為帝王陵的第一批殉葬品。正是由於帝王陵墓的保密工作做得好,所以一座座高大威嚴的陵寢就是一座座迷宮,有關陵墓的一切留給後人的就是一團剪不斷、理還亂的謎。
正是因為帝王陵寢被罩上了神秘的光環,所以,它更激發了人們獵奇的心理。文學家揣測的是傳奇,史學家探索的是真相,野心家崇拜的是權勢,豎子小人垂涎的是財富。文人墨客或空想,或臆測,附會出美麗的、淒清的故事;史學家、考古者憑著敏銳的嗅覺,順著蛛絲馬跡去複原曆史長河中的原貌;野心家們虔誠地圍著陵墓的主人,細細地品味權勢爭鬥中的成與敗;村野鄙夫們打豎井,挖地道,為得到一絲半縷而欣喜若狂……陵墓的主人們故作神秘,撒下一顆又一顆煙幕彈,給自己套上一層又一層神秘的光環;後人出於不同的動機,發現一點苗頭就妄加猜測,胡亂吹噓,喋喋不休地爭論,致使帝王陵更顯得撲朔迷離,迷霧重重。
走過了無數的風風雨雨,曆經了世事的變幻滄桑,如今的帝王陵墓是個什麼樣子?碩大的陵寢裏麵埋有什麼奇珍異寶?地宮裏麵暗藏著什麼樣的玄機?它們的背後都隱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和秘密?它們都被盜了嗎?如果被盜,那些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都流向了何方……這些,都是本書關注的焦點。透過曆史的疑雲,還原曆史的真相,解開籠罩在陵寢上的謎團,則是本書的主旨所在。也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尊重曆史,才能更好地傳承我們的文明,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和利用好我們祖先留下的物質和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