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平
鄭曉奇
今年是《江南論壇》複刊十周年的喜慶之年。十年來,《江南論壇》始終不渝地堅持以總結、研究和宣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江南地區的偉大實踐為宗旨,堅持以“經濟理論為主,應用理論為主,江南特色為主”的辦刊方針,刊發了7000餘篇、約1700餘萬字的文章,先後有數百篇被“人大複印資料”等國家和省級報刊轉載和索引。2003年1月由紅旗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蘇南發展研究》(黃勝平主編)一書即是其中部分經濟論文的合集,該書出版後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關注與好評。《江南論壇》作為一本區域性、綜合性的省級學術期刊,十年來,堅持經濟、文化研究和宣傳並舉,既刊載了大量的經濟類論文,也刊載了許多發掘、研究、宣傳江南特色文化的文章。於是,作為《中國蘇南發展研究》姊妹篇和獻禮書的《江南文史鉤沉》一書,隆重出版了。
《江南文史鉤沉》共收錄文史類文章123篇,內容豐富充實,大致包括四個方麵:
一是展示了江南名人的巍巍形象。構築這條江南文史名人長廊,不僅是為了表彰他們曾創造輝煌業績,更是為了弘揚他們的崇高精神,以此激勵後人沿著他們的足跡前行。《徐霞客精神和徐學研究》等文,向我們勾勒出明末傑出的地理學家和文學家徐霞客的精神風貌。徐霞客雖然隻活到56歲,但卻始終不渝地對祖國的山川風物進行係統的探奧析秘,將功名富貴置於腦後,甚至“不惜捐軀命”。《近代改革家薛福成》、《薛福成輿地觀述略》等文章,向我們展示了薛福成“振興中華”的遠大誌向和超越流俗的遠見卓識,以及他為全麵推進中國的現代化而四處奔走、殫精竭慮的感人精神。《中國民族工業首戶》、《抗日戰爭時期的榮德生》則向我們介紹了另一位耳熟能詳的無錫名人,在國運日蹇、民族多難的年頭,萌發了“實業救國”的想法,硬是靠4台石磨起家,苦心經營,百折不撓,終於撐起了民族工業的一片藍天。《無欲則剛錢鍾書》一文,展示了世界文學泰鬥、著名文學家錢鍾書淡泊名利的一生,他不為外物所役,潛心鑽研學問,成果斐然,體現出一種高山仰止的人格魅力。另外還有顧毓琇、張謇、陸定一、孫冶方、“常州三傑”惲代英、張太雷、瞿秋白等,都是江南這塊靈秀旖旎的土地孕育出的名人誌士,他們在這塊土地上書寫了輝煌的曆史篇章,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二是揭示了江南經濟改革發展深處的文史淵源。江南是我國經濟文化發達地區,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江三角洲的江浙滬地區的改革和發展一直處於全國的前列,它的騰飛與其深厚的曆史文化積澱密不可分。沒有曆史上各類資本的積聚,沒有先進的文化模式,江南經濟就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輝煌成就。書中《論吳學研究》、《吳文化研究是一個大課題》、《太湖流域曆史發展的特點》、《太湖流域曆史發展的規律》等文章就是這方麵的力作。另外部分文章還挖掘出一批新的文史資料作為佐證,對吳文化做出了新的探究。《句吳探淵》等篇章,立足於吳地出土的玉石、農具、刀劍等一大批文物資料,從不同的角度為古吳文化注入了新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