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家輝是個很另類的外交官,他謙虛,低調,廉潔,自律。自2011年8月出任駐華大使以來,從未見過和聽聞過他對中國事務頤指氣使地指手畫腳,但他卻以他的嚴於律己和身體力行,無聲卻深刻有力地影響著中國。
另類的駱家輝,其實隻是中國人眼中的另類,於他自己而言,無論做州長,還是做閣員,都隻是鐵打營盤中的一個流水的“兵”。這個“兵”,為納稅人所雇傭,必須奉納稅人為上帝,其花費一分一毫都要接受納稅人的監督,所謂特權,所謂優越,當然隻能是妄想之舉。但中國人習慣了官員高舉廟堂之上睥睨一切,習慣了官員享受特權的優越感,習慣了官本位之下的工作生活思維方式。一旦有官員從神壇走下,走入到平民之中,他們當然就會驚詫和奇怪。
駱家輝帶給中國人的,恰恰是對這種定式思維的行動衝擊。中國的平民突然明白:原來美國官員是駱家輝這樣的,原來中國官員那樣做是不對的;中國的官僚們也突然感覺到了由平民們心理變化傳導出來的壓力:原來當官要像駱家輝那樣奉公、廉潔和克己,原來當官不可以有特權,原來當官真的就要當人民的公仆。官僚們真切地感覺到,駱家輝的行為語言,是抽打在自己身上的鞭子,每次駱家輝行動,都是一次對自己的無聲且有力的鞭打。
隻舉一個例子,駱家輝當初應邀參加博鼇論壇。結果,論壇主會場酒店昂貴的價格令大使避而遠之。使館人員證實,酒店的價格是美國差旅報銷標準的3倍,駱家輝住不起。?
寒酸美國的寒酸駱家輝,立即貌似灰溜溜地去了遠處的度假酒店,但卻留給住在奢華酒店的中國官僚一個大大的問號:既然當今第一大國的大使住不起,你們怎麼就能住得起?
沒人回答,也沒人敢回答。因為中國的差旅報銷標準,隻相當於美國的1/2水平。對比駱家輝的作為,中國官員是否該捫心自問,難道不應該向他學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