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
下午第四節自習課的鈴聲,如人們身在寒冬中向往著的春天,雖然知道它遲早會來到,但是這等待的漫長總是讓人無助且疲憊。
至少,對於高三七班的王健來說,是這樣的。
好在,這鈴聲終於來到了。
教室裏的其他同學都在說說笑笑,收拾書包,準備回家。而王健依舊還是自習課上那個姿勢,坐在凳子上,佝僂著腰背,身體前傾,右手軟綿綿地垂著在身側,左手肘放在桌上,手掌撐著臉,仿佛脊椎被拿走了似的,上半身的重量都壓在左手上,擠得臉都有些變形。隻有眼珠子無意識地跟隨著周圍移動的物體,才顯示著這是一個活人。
教室左邊的牆上是兩個超大明亮的窗子,右邊的牆上隻有中間一個稍小一些的窗子,窗子外就是走廊。王健就坐在最右邊靠後門的最後一排,這裏是整個教室中的一片小陰影區,光線相對暗一些,特別是陰天的時候。但是,王健挺喜歡這個位置,這麼一個處於教室中的視線邊緣區,相對來說不怎麼被人注意到的座位。並非低調,而是他想盡量少被人注意,並努力堅持著“無事無非”地捱完高三,結束此生最後的呆在教室裏就難受的一年。
如此一來,自然而然地,在這個班裏,除了前麵和旁邊座位的人,知道這麼個坐在他們附近的人,別人對王健幾乎是沒有什麼存在感,然而,王健對此卻也毫不在意。
至於他的學習成績,倒是穩定地排名全班中流水平,但這也是為了寬母親的心而勉強做到的。要說,他也夠聰明,沒努力學習,很輕鬆地就能考得這個成績。
所以,知道這情況的每個老師,一定都會想問一句:“既然你有這本事,那你為什麼不上進點,考個全班全年級前幾名?”
他也一定會如此答道:“要考個前幾名,那多累啊,這事不適合我,我隻想舒舒服服地在那個後排座位上呆上一年就行了。”
“你就不想將來考上一個好大學,一個好專業,活得更好。”
“不用了,好大學好專業也不一定活得好,但是我已經有一個更好更輕鬆的活法。”
“什麼活法?”
“嘿嘿,暫時保密。”
“……”
王健才不傻,他要說將來是去擺攤賣水果,老師們又有得勸說嘮叨了。他的母親就在東鄉市場裏租了一個攤位賣水果。雖然他胸無大誌,隻求將來從事水果商販這個不入流的職業,但是活得舒坦、輕鬆自在,這對於王健來說,足矣。
在外人看來,他的思想心態也是如此地懶散不上進,搭配上他的一副德行,簡直就是十足的“懶漢”。
說起來,王健懶散不上進有一部分便是來自於他的母親王桂香的影響。王桂香是個不太貪的女人,她對目前的生活很滿意。當然,這可以說成是“不思進取,滿於現狀”,也可以說成是“不貪求,平平淡淡才是真”。而王健亦是如此,反正溫飽不憂,也就用不著那麼累了。
另一部分是緣自於他對社會的認知。這世界上任何一塊利益蛋糕,都早已被人占著,他們隨時警惕著,發現一旦有人企圖要動他的蛋糕,那麼他們就會發起淩厲的反擊,在萌芽時就消滅掉對手,甚至連孢子的威脅都不許有。就連東鄉市場大門口分別占著一左一右的兩個乞丐,都常常會跟新來到這裏的第三個乞丐打一架,為了捍衛他們的蛋糕,打得頭破血流、斷手斷腳也在所不惜。
所以,像王健這樣的沒背景沒地位的平頭百姓,想要殺到高處成為精英,圈下一大片利益,要經曆多少場凶猛無數倍的爭鬥,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栗、談虎色變。普通人都這樣想,更何況是消極憊懶無比的“懶漢”王健呢?
……
教室裏人都走了一半了,他才用右手拿出書包,將桌麵上的東西胡亂塞進課桌,再徐徐放下左手,把外套拉鏈隨便一拉上,又鬆鬆垮垮地背上癟癟的書包,這才離開了座位,向教室外麵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