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後記(2 / 2)

本書在創作過程中,參考了大量研究成果和資料。我在附錄的《參考文獻》中做了“坦白交代”。需要說明的是,周一良、鄧廣銘、唐長孺、李學勤等名家編的《中國曆史通覽》(東方出版中心1994年1月版)一書是本書全局性的參考資料。春秋弭兵會議部分是對我出版的《劍鋒春秋》(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8年2月)一書的一個總結。我研究生階段開始做中國古代外交的研究,寫過兩本古代外交的通俗曆史書《三國大外交》(重慶出版社2007年 5月)和《劍鋒春秋》。此書從一定意義上說是前兩本書的延續。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還引用了一些網絡文章,主要有:南方網胡為雄的《袁昶、許景澄之死》一文,星島環球網上林華國的《1900年進攻外國使館的主力是清軍而非義和團》一文,網絡上流傳甚廣、署名北明的《八國聯軍中的美國》一文。

其他沒有直接參考或者之前閱讀過對寫作有所幫助的文章和資料還有許多,恕不一一列舉。我不是科班出身,在史料的選裁、觀點的提煉方麵難免存在差錯,希望各位讀者多多包涵、不吝賜教。我對本書的內容錯誤承擔所有責任。對於作者而言,任何一部作品都是遺憾的產物。

本書的出版要特別感謝浙江大學出版社的編輯陳麗霞、謝煥兩位老師。他們的肯定、鼓勵和辛勤工作是本書最終出版的重要力量。同時,我也要感謝浙大出版社所有為本書的編輯、製作、出版、印刷、發行付出勞動的同行們。此外,我要感謝為本書慷慨推薦的蔡元元、雲岩濤、張玉霞各位編輯。最後,我要衷心感謝唐琳娜,謝謝她對我寫作的支持。本書的許多觀點都深受她的啟發。

謝謝大家!

張程

2009年7月於朝陽水南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