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乞兒前路難行,相思巾情債得脫(1 / 1)

羅浮山又名東樵山,乃是道家名山,嶺南福地。北宋蘇東坡曾在這裏作下“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名句,而使羅浮山聞名於世。

東晉仙人葛洪建飛雲觀,入山修道煉丹,飛雲門下皆行丹道,如今天下道門林立,卻也無人敢於小視飛雲觀。

--

羅浮山麓腳下,有個村落叫“飛來村”。這裏住著好幾十戶人家,民風淳樸,平日裏村民常見飛雲弟子高來高去,有諸般神奇,對飛雲觀是崇拜不已。以為得道仙家。而飛雲門下卻也不曾待薄了周遭百姓。對這裏的村民也頗為不錯。

這一日,天空陰沉沉的,烏雲低垂,讓人有股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村口一個半大小孩,約摸是十來歲大小,身上蓋著破棉被,已呈黑黃色,看不出原來的本來麵目,還散發著若有若無的黴味。半隻小手從那棉被破爛處伸出,黑黑瘦瘦,更是令人惻目。

那小孩便旁若無人的躺著那裏,略一看去,卻似酣睡的十分香甜......

雨終究還是落下來的,村內的農婦們收著自家院子裏晾曬著的衣物,忙得不可開交。

雨越下越大了,村口那孩子似乎仍舊酣睡著,碩大的雨滴似乎對他並無半分影響,連姿勢也未曾變動過一下。

其實這孩童已是餓了數天,身體都已有些僵硬,隻剩下那淡淡的一股濁氣而已......

瓢潑大雨之中,“飛來村”內誰人也沒有發現,半空中一縷青光電射至那半大孩童。

此時,任誰也沒有注意到,那孩子黑乎乎的手似乎動了一下,緊接著身體也慢慢顫抖起來,而這一切卻都似乎湮沒在了大雨之中......

—————————————————————————————————

這時這孩童卻是處於一個玄之又玄的境地,蒙朧中似乎一個聲音自他心底傳來。

“癡兒,你可願活?”

孩童聽了這聲音,本已漸漸消散的生機似乎也開始活絡起來,忙道:“我願活。”

這時,這聲音卻又傳來,“若是願活,我或可救你一命,但是你卻需背負這一世情劫,至死方休,你可願意?”

可憐這半大孩童,又如何知那相思之苦,忙不迭道:“我願,我願,若是能活,我什麼都願。”

孩童回答完後,這聲音卻是不再傳來,而村口孩童的肉身上卻覆蓋了一層氤氳紫氣,蒙蒙朧朧,卻看之不透......

大雨之後,“飛來村”似乎一切都未曾改變,連村口那小乞丐也如往常那般睡在那裏,可誰又知曉那雨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