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闖天下(1 / 3)

眼看著工廠不行了,不光工廠的老人擔心,我們這些從小看這工廠發展的子弟們也憂心。我們這些弟子們,早就把工廠當做了我們的家園。我們的父母在這裏上班,我們從小在這裏玩,這裏有我們的笑聲也有我們的童年。我們不想離開這裏,更不想看見工廠就此消失。所以我和幾個誌同道合的小兄弟們,整天在一起想辦法。

不光我們在想辦法,就連我們的父母還有師傅們也在想辦法。雖然點子都不好用,但是有這個心就好。不像我們的大領導,廠長大人整天帶著工廠的出納,就知道去借錢花錢。他們這些高層不但不管建設,而且就知道花錢。工人們發不出工資不管,退休工人的醫療費不管,產品銷路也不管,就知道去吃喝玩樂,組織高層和幹部家屬去旅遊。

眼看工廠要發不出工資了,我們都很擔心。這時候我的一個老師告訴我,他一個同學辦了一家私營企業,需要我們這裏的產品。不過數量不多,而且一下子拿不出這麼多的貨款。我和幾個小兄弟親自趕往了這家企業,實地考察了他們的生產力和銷售能力。這是一家規模不大,但是有前途的加工廠。隻要有貨源,隻要有工人,這家工廠基本不用擔心銷售問題。我和大家商量了一下,決定拿下這個項目,成為這家企業的上遊供貨單位。經過雙方反複商討,最後我們同意現供貨後結算的方式,和對方定下了一年的合約。

回來之後我反複思考,按照我們工廠的現狀,不但不能按時按量完成任務,而且開銷太大。不如我們一部分人承包或者單獨開辟一個車間,動用全廠三分之一的現有勞動力,加時加班趕工。不但可以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完成任務,而且開銷會降低很多。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爸爸媽媽,得到他們的支持之後,我又和大家商量這個問題。最後大家不但同意了,而且願意出麵和廠長去談條件。

老同誌就是有辦法,幾個老人連哄帶威脅地逼著廠長答應了我們的要求。單獨開辟出一個車間,專門生產這批原料。當然了我們不能白用工廠的設備和原材料,我們不但要保證工廠日常水電費用不受影響,而且要支付全廠基本開銷。牽頭人本來是我,但是廠長說我年紀小沒資格,我爸爸隻好出來擔當這個承包人。他和廠長簽下了合約,等於把一個工廠的生計全部承擔了下來。

我初步估算了一下,我們接來的生意,隻能夠維持工廠的基本工資和日常最低消費。可是退休工人的醫療費怎麼辦?來加班加點工作的兄弟們的獎金怎麼辦?總不能讓幹活的和不幹活的拿一樣多的錢吧。這麼做誰還會來上班工作?所以我決定再去找銷路,我由一個生產型管理人才,變成了一個銷售型人才。

我每天不是在家裏打電話聯係下遊商家,就是在外地找客戶。反正所有的開銷都是要自己承擔的,花多花少都沒有地方可以報銷。在家的時候盡量節約話費,在外更是能不花錢就不花錢。在外地處差的時候,總是一碗方便麵或者一包麵包解決肚子問題,住的也是最便宜的的旅館。有時候為了省幾塊錢的車錢,經常使用“十一號私人專用公交車”。不但免費而且可以兼顧遊覽風景,就是太費鞋,不久之後一雙膠鞋就報銷了。不過怎麼算都比較劃算,一雙膠鞋十幾二十塊,能省下近四五百的車錢。我終於明白了老前輩創業的艱辛,也珍惜了現在的生活。

我們就這麼堅持了大半年,不但維持了工廠日常開銷和工人們的工資,退休工人的醫療費等等。而且還給願意參加加班加點的工人們一定的獎金。我們是三百五十元一個工人一個月的基本工資,退休工人的工資高一點。來廠上班的工人,一個月加上獎金可以拿到六七百元。雖然這個待遇比起公務員或者一些大企業的職工來說很少,但是已經能養活一家大小。我們還以為這麼下去,不但可以穩住工廠的現狀,而且有可能再次發展工廠。可惜我們都猜錯了,想問題太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