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2章(1 / 3)

被害者被白色的窗簾布所包裹,身上戴有古代裝飾(均取材於曆史展館內部),被梳妝成古代希臘女神的形象,躺在展館地上。手中還握著新鮮的花。警員們迅速展開調查,但是跟之前的案子一樣,沒過多久進入僵局。從死者生前的關係網看不出什麼題目,而防腐劑也跟之前屍體工廠所用的比例調製不同,大概是自己私家調對的。

三個月後,第三起案子……人體吊燈案發生了。警方懷疑是連續殺人案,展開兩省合作,對此案進行調查。如今屍體檢修正在進行中,但是根據現場跟缺失的頭來看應該是統一個凶犯。“這位是心理測寫師白鬆同誌,他根據現場跟屍體等細節對犯人的心理特征進行了測寫。”說罷,一個看起來三十來歲的消瘦小夥子走上來,他開始展開描述。他稱凶手為死體藝術師,春秋大概四十到四十五歲,牙齒不齊但是做過矯正手術之類,在並不繁忙的底層機構工作。尋常交流的人很少,也很寡言,語言交流上有一定問題。但是有一定程度的潔癖,從事的行業跟建築、美術、繪畫、攝影之類有關,或常常能接觸到以上物品。年原的時候大概有合適的工作機會,卻因種種原因失去,對此非常不滿。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應該曾多次遞交轉職或升職申請。跟著白鬆同道的描述,很多人心裏已經開始勾勒出一個嫌疑犯的形象。

“我已經做了心理素描畫像,就在大家手中的資料裏。當然這隻是一個心理測寫推斷,這些隻是輔助大家調查,在沒有任何線索的情況下給大家一個調查方向,但願大家不要局限搜查的思路。”越聽到後麵司馬原越是一副不怎麼相信的樣子。他之前的確聽說過心理素描師,也聽說許多成功捉住犯人,素描精確到難以置信的案例。可是他仍是覺得這太不靠譜,隻是靠現場跟屍體就能看出犯人是誰?又不是靈媒!

“嗬嗬,司馬警官要帶著開放性思維。”看出他想法找主意的古風笑著說道,“其實,這不外是一種利用科學手段的推測縮小搜查範圍。”

“舉一個易懂的例子,曾經美國超市進行市場調查,發現啤酒的銷售量跟尿布的銷量是成正比展現。按道理來說,啤酒跟尿布沒太大關係。但是根據市場調查的數據,他們的確存在某種內部聯係。於是市場治理員將兩種產品放在一起,啤酒的銷售又有很大增加。後來發現,原來買尿布的往往是剛剛放工,接到妻子要求回家,路上經過超市的年原父親。他們買了尿布之後,順手就買了自己喜歡的啤酒。假如沒有市場調查,很難察覺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心理速寫也是類似的道理。經由科學的調查,根據數據說話。犯下此類案子的大部分犯人有著怎樣的心理構成,普遍又有怎樣的外貌特征。並不是說犯人絕對就是這個樣子,但是有很大的比例這種心理狀態的人有此類外貌。中國不是有句老話嗎,麵由心生。”

“那麼,你讚同他的心理測寫嗎?”司馬原當真的問。

他不大了解那個剛才發言的白鬆,但他知道古風固然令他頭大,在心理學這個專業領域方麵卻異常精彩。“大體上。”

大體上?

“他忽略了一個很有趣的地方。”

司馬原集中注意力,被古風稱作有趣的話,那絕對是很重要的線索!

“這三個現場之中,有一個格格不入。”司馬原聽了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最初的案子,隻有那個案子的屍體是被遺棄而非擺成藝術形體。隻見古風伸出手,很隨意的將他手中資料裏其中一張照片抽出。出乎預料,並不是第一起案子,而是第二起案子……被擺成希臘女豐采態的死者!

“那麼,就請司馬警官先解開這個謎題再來找我吧。”

“你什麼意思?”

看到古風已經站起身來,司馬原忍不住追問。這可不像那個見到凶案就跟貓聞見魚腥味兒的EMOTIONALCRASHER。“我不預備介入這個案子。這麼說好了,我個人……不喜歡這個案子。”穿戴黑色風衣的男人承認了。他離去之前,略微側頭一笑。“況且你們也有精彩的心理分析師,所以這個案子我不預備插手。不過,假如是司馬警官你個人有什麼疑問,可以來找我谘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