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大化改新(1 / 2)

大化改新,日本曆史上最重要的社會政治變革運動之一。646年元月,孝德天皇在革新派的支持下,參照中國唐朝的政治經濟製度,下發改新詔書,廢除部民製,建立班田收授法與租庸調製;廢除貴族世襲製,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天皇製國家,完成從奴隸製社會向封建製社會的過渡。

改革背景

聖德太子的一係列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因為未能從根本上動搖日本奴隸製的基礎,所以沒能徹底地解決社會危機。在他死後,隨著守舊派重掌大局,國內各方麵矛盾進一步激化。

首先是部民的反抗鬥爭日益高漲。部民是日本奴隸製社會的主要生產力,他們辛勤耕作,支撐起整個國家機器的運轉,但氏姓貴族們卻視之為草芥,任意驅使他們參與戰爭、營造宮苑別墅和寺廟陵墓等,結果一連幾年農業歉收,導致百姓饑饉、災情四起。在這種情況下,統治者依舊過著肉林酒池的奢靡生活,但部民因為沒有食物,不得不啃食草根,甚至出現了小孩含著媽媽的乳頭死去的悲慘畫麵。於是,不堪忍受的部民紛紛逃亡,甚至聚集山林,以打家劫舍為生。

其次是統治階級土地兼並鬥爭不斷。部民的逃亡和鬥爭使社會生產進一步停滯,氏姓貴族們的土地無人耕作,於是他們想出一個新的辦法,那就是租佃製。他們把自己大片的土地分塊出租給百姓,然後收取地租,這種新的勞作方法重新調動起了人們的勞動積極性,貴族們的收入得以大增。於是受利欲驅使,貴族們展開了一場空前的爭奪土地的鬥爭,有勢者甚至還把國家的土地占為己有。這樣,氏族與氏族之間、氏族與皇族之間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地激化了。

麵對日益加重的社會危機,再對比聖德太子之前一係列改革初見的成效,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日本社會想要繼續發展,就必須徹底地廢除舊有的落後製度,重新建立起新的社會法則,改革的思想逐漸深入人心。而恰在此時,聖德太子派往中國留學的日本留學生回來了,他們帶來了中國大唐先進的政治經濟製度和思想文化,為日本的改革提供了可學習的典範。

改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所以革新派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誅殺蘇我氏,搬開這個阻礙改革的最大絆腳石。

誅殺蘇我氏

聖德太子死後,外戚蘇我氏更加囂張跋扈。蘇我馬子的繼承人蘇我蝦夷、蘇我入鹿父子排斥改革勢力,竟殺死了聖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這一暴行徹底激怒了皇族和支持聖德太子的貴族,他們開始秘密籌劃打倒蘇我氏的計劃,其中帶頭者就是中臣鐮足和中大兄皇子。

中臣鐮足自幼學習儒、佛及各家學問,膽識過人。他對蘇我氏一族不顧君臣身份、挾天子以令天下的行為極為不滿,早就生出滅之以清君側之心,而中大兄皇子也一樣。所以兩人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蘇馬氏。很快,機會來了。

645年6月12日,新羅、百濟、高句麗進貢的使者來到日本,日本天皇特意為他們舉行了進貢儀式。按照禮節,大臣蘇我入鹿必須陪席而且不可佩戴兵器,於是,中大兄皇子就安排殺手藏匿在大殿的一側。蘇我入鹿進來後,中大兄皇子第一個跳出來刺殺他,蘇我入鹿一時不防,跌倒在了皇極天皇的禦座前,他連忙跪下問道:“我有何罪?請天皇聖裁。”皇極天皇不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就詢問中大兄皇子。中大兄皇子大義凜然地答道:“蘇我入鹿屠戮皇族,意圖奪取皇位,理該處死。”皇極天皇聽了,沉吟半晌,知道此事已經不可挽回,就退回殿內。中大兄皇子斬殺了蘇我入鹿。消息傳出後,蘇我蝦夷知道自家的好日子已經到頭,就在家自焚而死,權傾一時的蘇我氏家族就此滅亡。這次曆史事件也被稱為“乙巳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