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妓李師師傳說
李師師北宋名妓李師師的故事充滿了傳奇色彩,她不但與亡國君主宋徽宗有過一段浪漫戀情,並且與當時的許多文人墨客、風流雅士關係密切,據說太詞人周邦彥還在皇帝與名妓之間插上一腳,使戀情故事演繹得更為有滋有味。曆麓史上的李師師真有如此魅力嗎?
宋人張端義的筆記《貴耳集》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宋徽宗道君皇帝微行到歌妓李師師的家中。剛巧,大詞人周邦彥已先到那裏,聽說皇上駕到,慌忙躲到床底下。徽宗不知情,拿著一隻新橙進到房中,得意洋洋地說,此是江南才進貢來的,很是新鮮,便和李師師親昵地說起私房話。不料其中隱私全被床下的聽去,周邦彥後來寫了一首詞《少年遊》影射此事: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此後,李師師非常喜歡此詞,並在徽宗麵前唱起了這首曲子。徽宗聽得若有所悟,便問是誰所作?師師答雲:“周邦彥詞。”徽宗勃然大怒,一拂袖而去。第二天上朝,徽宗對宰相蔡京說:“開封府有個監稅官叫周邦彥,聽說他負責的稅額沒有完成,你們怎麼不抓他來審辦。”蔡京聽得莫名其妙,也隻得唯唯諾諾地回答:“容臣退朝後招呼開封府尹審辦。然後再稟報懲處結果。”蔡京把開封府尹喊來,將皇帝諭旨告之,開封府尹說:“本府周邦彥超額完成了征稅定額。”蔡京說:“皇帝要懲辦他,隻得照辦。”於是,以瀆職罪名罷黜了周邦彥的官位,並派人押送出京城。
過了幾天,徽宗又來李師師家,不見師師,問其家人,知道是去送周邦彥了。徽宗暗暗高興,總算將此人送走了,但等了很久,李師師才愁眉苦臉地回來。徽宗看著師師那憔悴的樣子,生氣道:“你剛才到哪裏去了?”師師回答:“臣妾萬死,知周邦彥得罪,被押出京城,所以去和他道別,不知皇上駕到。”徽宗趕忙問:“有沒有作詞贈別?”師師說:“有一首《蘭陵王》詞。”徽宗道:“唱一遍聽聽。”師師強作笑臉,奉上一杯酒說:“臣妾歌此詞為皇上賀壽。”曲終,徽宗聽得入迷,讚賞不已,便高興地下了詔書:複召周邦彥回京,並委任以大晟樂正的官職。
此外,南宋周密的《浩然齋雅談》、張邦基的《墨莊漫錄》及陳鵠的《耆舊續聞》諸書,也都有些相似的記載。隻是周密說周邦彥作《少年遊》一詞得徽宗賞識而得官,自此出名並躋身仕途。上述都屬於南宋較有影響的文人筆記,作者熟諳宋代的掌故,因此長期以來該故事總為人們津津樂道,並添油加醋地述說著徽宗與李師師的風流韻事,以及大詞人周邦彥也加入其間的這段三角戀情。
據說,李師師是京城一位窮染匠的女兒,本姓王,自幼父母早亡,後為隸屬娼籍的李姥收養,才改姓李,藝名師師。經過拜師學藝和悉心調教,師師成長為一名風姿綽約、文才出眾、色藝雙絕的歌妓。其氣質優雅,通曉音律書畫,招來許多文人雅士的追捧,遂與汴京名士來往頻繁,如她和當時著名文人周邦彥、晁衝之等人都有詩詞相贈。宋代是詞的全盛時期,詞屬於音樂文學,它必須通過歌唱才能充分為人們所欣賞,才能廣泛傳播。唱詞,宋代叫做“小唱”,歌妓便是主要從事這種特殊伎藝的。最後,徽宗這位風流皇帝也慕名上門,與之吟詩唱曲,並演繹了一段浪漫戀情。
宋代宮廷有較為嚴格的製度,言官們對皇帝的私生活也時有規諫,而宋徽宗居然能夠經常微服私訪歌妓之家,有時甚至徹夜不歸。《宋史·曹輔傳》說:“自政和後,帝多微行,乘小轎子,數內臣導從。置行幸局,局中以帝出日謂之有排當,次日未還,則傳旨稱瘡痍不坐朝。”據說,宋徽宗怕別人發現自己狎妓之事,於是以給禁衛軍建造宿舍之名,從宮苑側門到李家的鎮安坊修起一道三裏多長的夾牆,使之成為一個皇帝嫖娼的安全保密的通道。這就更讓人感到驚訝了,宋代皇帝能做出如此出格的事嗎?況且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皇帝嫖妓在當年的東京開封城中早已為一大新聞,徽宗有必要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到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對這段皇帝、詞人與名妓的三角風流戀情提出異議。他在《清真先生遺事》一文中指出有三個疑點:一是“徽宗微行始於政和而極於宣和。政和元年先生(周邦彥)已五十六歲”,應該不會再有章台遊冶之事了,說他與李師師有私情,並能夠在床下呆一晚,這是不合情理的。二是周邦彥當時官至衛尉宗正少卿,品位頗高,不可能兼任開封府監稅這樣的小官,也不可能發生以“課額不登”為由被罷官並驅逐出京城的事情。三是曆史上根本沒有大晟樂正這一官職。因此,王國維先生斷定《貴耳集》中的故事純屬杜撰,著名詞人周邦彥與李師師之間不可能發生什麼風流韻事。
周邦彥生於仁宗嘉祐元年(1056),卒於徽宗宣和三年(1121),徽宗即位時,他四十五歲。其實,唐宋時官員五十歲以上狎妓者,大有人在,並不稀奇。《貴耳集》也沒說他在床下呆了一晚,當然“遂匿床下”之描寫本來就有些誇張,不必這麼認真。開封府監稅的官職,周邦彥是沒有擔任過,被罷官驅逐出京城也是杜撰,他擔任的是國子主簿、秘書監、徽猷閣待製諸職。然而徽宗時,周邦彥確實做過“提舉大晟樂府”之職。這和“大晟樂正正”一職應沒有什麼大的差異。而這個故事的關鍵問題是:當時周邦彥和宋徽宗能否喜歡同一名妓。宋徽宗比周邦彥小二十六歲,即位時十九歲。這樣如在崇寧大觀年間一位二十幾歲的皇帝與一位五十歲上下的官員,同時喜歡上一位名妓,我們覺得也並不是不可能的。當然,周密的《浩然齋雅談》說:“宣和中,李師師以能歌舞稱。時周邦彥為太學生,每遊其家。”這種說法失於考證而幾近荒唐,宣和初,周邦彥已六十四歲,怎麼可能是太學生。此時,他正出知真定府,改順昌府,次年歸居睦州,宣和三年經揚州西上,卒於商丘鴻慶宮。就是說,宣和中,周邦彥不但年紀老邁,也根本不在京都,不會再與皇帝去為一位名妓爭風吃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