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開卷第一回,筆者曾經曆一番夢幻之事,未免聽來駭人聽聞,便隱去真實姓名,借“沈秋”之名,作此《女魃》一書。
閑言少敘,書歸正傳。
在故事開始前,庭生要介紹兩者,一曰“魃”,一曰“獵魃人”。
說起魃,還要追溯到黃帝時期。黃帝育有一女,曰魃。據古書記載,魃有通天徹地、扼風止雨之神通,後來涿鹿之戰,魃協助應龍擊退蚩尤手下的風伯雨師,自此神力耗盡,屈居人間。田神叔均素與魃不睦,向黃帝參旨將魃置於赤水之北。
魃本為旱神,往往為民眾所逐,她雖然神力大減,但是壽與天齊。經年累月的被驅逐生活讓她厭倦了塵世,不再經常現世。但是對黃帝的怨恨讓她仇視人間帝王,每當朝代氣運將近,女魃必出現在塵世間作亂。
一晃又是數千年過去,轉眼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經過宣武門之變,殺兄誅弟,做了皇帝。自古帝王沒有不想千秋萬代的,便舉國上下搜羅奇人異士。
其時叔均化作一道士,向李世民進言道,“自古亂世多有大旱,皇上若有千秋萬代,便要擒獲旱神啊。”
李世民奇道,“世間旱神為何物?”
叔均道,“旱神便是魃,乃是上古黃帝之女,數千年的道行,所到之地必有大旱,而且,皇上若能生擒她,還可得一個好處呢。”
李世民喜道,“是何好處,快與朕說說。”
叔均道,“魃本為一弱女子,因有扼風止雨之能才作為旱神,眼下她法力盡失,但是卻壽與天齊,倘若吃她一塊肉,便可得壽十年,若是能與她一夜風流……”
李世民大喜道,“若是一夜風流又如何?”
叔均麵露猥褻之色,“便可得壽百載,況且那女魃乃是上古女神,形容嫋娜,性格風流,若能將其擒在手中,陛下定當千秋萬載,萬壽無疆啊!”
太宗喜不自勝,連聲問道,“先生教我。”
叔均道,“這女魃雖然法力盡失,但是行走如飛,一般人恐是捉她不住,陛下下旨召集一批體格健壯,聰明機靈的兒童,我親自授予他們擒魃之術,他日定能捉住女魃。”
太宗應允,自是安排手下人操辦,略去不提。
從此,叔均留居人間十載,傳授選中的數十名兒童相關的法術技巧,為法術命名為“白巫術”,又留下奇書,名曰“生簿”。這些兒童日後盡皆飛黃騰達,自詡“為天子獵魃”,後武則天登基,認為這些人妖言惑眾,遂大肆誅殺。這些獵魃人身據異術,盡皆逃脫,雖然天子已經不需要他們,但是長生不老這四個字一直不斷地引誘著塵世諸人。他們依然在不斷尋找著女魃。
獵魃人這一行業遂流傳下來,為掩人耳目,多做僧人道士打扮,就這樣一直流傳下來。
時日一久,久不現世的女魃也知道了此事,她本就對黃帝心存不滿,此時更是震怒不已,遂悄然臨世,效法叔均,選備百名兒童傳授異術,名為黑巫術,亦留下奇書,曰“死簿”。她的道術不拘一格,多是滿足私欲的邪術,又本著與叔均爭一時之氣,竟是將道術傳出去七七八八。其中的求財之術,例如“五鬼運財”,至今有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