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果然會讓人心情愉快。這世間不平的事情太多了,她沒法一一去幫助那些人,但好歹看的時候伸手扶一把也是可以的。
待小姑娘抱著肉包興高采烈走了後,杜悠然繼續逛東區,認真找一下,說不定還可以再找到好東西呢。
可惜她的好運大概在前麵就用的差不多了,也隻是淘了一些小工藝品。
一個時辰很快就過去了,杜悠然便到餛飩攤麵前等他們。
先到的反而是天一,他一臉的興奮,“姐姐,姐姐,有個人在賣書呢。”
杜悠然拿出手絹,擦了擦弟弟額頭因為奔跑而滲出的汗水,漫不經心道:“書店裏不也在賣書嗎?”這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天一晃了晃自己的腦袋,“我看了看那些書,雖然不是全新的,但是也比書店裏至少要便宜一半呢,有些舊書更便宜,一本才五文錢。”
杜悠然揚了揚眉——五文錢,這確實是夠便宜啊。
她拍了拍天一的頭,“走,我們去買書!”
雖然她時不時從先生那邊抄寫書籍,但這段時間下來,她家的書的確不多,加上她偶爾買的,也就二十來本罷了。
不過考慮到時間快到了,擔心蘇曉梅他們來了後等得急了,杜悠然便讓餛飩攤的老板幫忙說一聲。他們幾個人還是相當顯眼的,老板娘對他們也算是印象深刻,笑眯眯地表示會幫忙。
杜悠然又誇他們餛飩做得好吃,又問說到時候可以買一些回家自己做嗎?
老板娘臉上的笑容更加真誠了幾分,疊聲道會幫他們留下一斤。
杜悠然同天一一起走著。
說實話,那攤子的位置還真不是特別好找,挺偏僻的,也不知道天一是如何發現的。
杜悠然之前手中的碎銀子為了辣椒和玉米已經花得差不多了,為了買書,在途中,她順便將鞋底的十兩銀子銀票拿出來,換成了五兩銀子的一票和一些碎銀子和銅錢。
七拐八拐的,他們終於找到了那攤子。
那攤子的主人是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一席青衫,兩腮凹陷,渾身上下都充斥著“我很窮我過得很不好”的氣場。
攤子上的書確實不少,零零散散的,至少也有一百多本,看得出主人對他們並不是很珍惜,隨意放著,一點保護都沒有,杜悠然看得可心疼了。
“左邊這邊的一本三文,右邊的一本五文,中間的一本十文,不討價還價的。”
杜悠然看了看,左邊那邊的書籍的確比較舊。
她問道:“這麼多書,你舍得賣啊?”
那人恥笑了一聲,“讀書有什麼用,老頭子讀到家裏一貧如洗,讀到死還不是連個秀才都看不上!”
看得出他對此怨言非常大,語氣中藏著深深的恨意。
杜悠然沉默了——這種情況絕對不是特例,不少人讀書讀了一輩子,仍然考不上一個功名,所以範進中舉後才會高興得瘋了。
她問道:“其實,你這攤子若是擺在別的地方,生意會好點的。”
這裏位置比較偏,所以客人也不多。加上這年頭,舍得花錢買書的人就更少了。
那人很是無賴地一攤手:“沒錢。”
杜悠然被噎了一下——果然是無可反駁的理由啊。
她讓天一先挑自己想要的,自己也彎下腰開始挑選了起來。
四書五經,這裏倒是都有,考慮到天一以後肯定會用到,杜悠然將這些選了出來,外加幾本自己喜歡的散文。讓她驚訝的是,她居然還從中間這堆找到了一本逍遙居士的詩文。逍遙居士可是前朝一位很有名的山水詩人,那本詩集,因為戰亂等原因,流傳下來的抄本並不多,擁有的人又敝帚自珍,導致擁有的人很少。
按照杜悠然的想法是,不就是想用這個來襯托出自己家的底蘊嗎?在這個世界,普通人看底蘊可不是看你家的財產幾何,而是看你家擁有多少的孤本多少的書籍。
找到這一本後,杜悠然有種沒文化真可怕的想法——單單這本逍遙居士的詩文,放市麵上來賣,那至少是100兩銀子啊,更何況,這本還是唯一一本記載著逍遙居士生平所有詩文的書籍——逍遙居士產量不算多,也就一百多篇,但幾乎每篇都是經典,有十多首更是可以流傳千古的絕唱。
……這樣一本書,居然隻賣十文錢,杜悠然簡直無語凝噎。她看得出這人將這本放中間,還是因為這本書看上去比較厚的緣故。
她直接拿出這本,跟選出的其他書籍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