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蔗糖這一塊的大概有二十多個長工,負責最關鍵技術的則有十個簽了賣身契的下人,另外加上做飯的,巡邏的,林林總總也有四十個人左右。杜悠然又不是吝嗇的人,不僅包三餐,簽了賣身契的那幾個一個月工錢也有一兩,其餘的至少也有五百文。無論怎麼看,都是相當好的待遇了。更別提杜悠然為了刺激他們的積極性,還給了獎金製度。
還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杜悠然便想在過年之前,好好賺上一筆錢。
葉欣沒了製糖這一項活,一時之間,反而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杜悠然見她女紅不錯,她在家的時候,周市民也曾花了大錢請人教導她刺繡,因此會不少的針法。杜悠然便讓她教可可這一塊,自己平日閑著沒事也跟著繡上幾筆。
葉欣這才想起還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便將全家人的衣服都包攬了。杜悠然本想把禦賜的那些布料都交給她,但葉欣可舍不得。
她自己也沒見過多少這種上貢的布料,其中有三匹最為珍貴,這絲色澤鮮亮,看起來並不像染上的,仿佛是自然生成的。拿在手上,輕如蟬翼,做成衣服的話,幾件衣服恐怕還不到二十克。杜悠然根本不敢想象這種絲綢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即使是現代,也沒辦法做出。
這種絲綢,她可不敢拿來隨便浪費,收了起來,打算她、可可、葉欣一人一匹,以後作為嫁妝也是十分體麵。
至於其他七匹,相對那三匹來說,就正常了不少,好歹還在杜悠然正常的認知中。因此她打算拿這些布給大家做新年衣裳。
葉欣可沒辦法接受她這樣大手大腳的。在她看來,杜悠然雖然是普通農女出生,但不知道為什麼比她這個富家小姐還會花錢。
兩人花了不少時間溝通,才終於說好,那七匹布中,就拿其中的三匹來做衣服,其他的先留著。一匹布至少可以做三四套的衣服。再加上之前家裏那些質量頗為上乘的綢緞,至少年節外出的時候,他們家是完全不愁沒新衣裳。
全家人的衣服都壓在葉欣身上,葉欣之前那點沒事做的小惆悵很快就煙消雲散,正磨刀霍霍打算讓大家看看她的好手藝呢。
杜悠然的話,則是每隔三天往糖廠走一趟,為了出行方便,她還花了五兩銀子,買了一匹馬。當然這個價格肯定買不到什麼駿馬,但是他們普通人家,要求又不需要那麼高。
葉欣擔心她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天天往那邊跑不安全,雖然是自己的廠,特地從自己可信任的仆役中選了一個身手好的叫周勇,和一個叫做蘭香的十五歲丫鬟,跟在她身邊。
有丫鬟,有護衛,杜悠然也體驗了一把腐敗的感覺。
多出了這兩人後,她越發覺得過年後還是得搬到城裏,不然房子都要不夠住了!
天氣一天天地變冷,每次出門的時候,即使帶上了湯婆子,披上了鬥篷,杜悠然仍然冷得夠嗆。
楊玲臉上沒表露出什麼,卻也不忍心讓自己的學生受寒,便將每日上學改成了一周去一次,一次回來,直接布置七天的功課。
由於杜悠然事先便在屋裏弄了火炕,覺得不夠暖和的時候,還會燒火盆,反正這錢,大家現在不缺。因此呆在家裏的話還是很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