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南諾山的夢想宣言(1 / 3)

這裏沒有大城市的浮躁奢華,也沒有世俗的紙醉金迷,更沒有市井的煩亂嘈雜,在鬱鬱蔥蔥的滇南十萬大山之中,這南諾山就是靜靜蜿蜒其中的一座。

在傣語裏南諾是“筍醬”的意思,據傳說有一年傣族土司到南諾山巡視,當地哈尼族頭人設宴招待,席上的筍醬讓土司吃得十分喜歡,於是要求哈尼族每年要進貢筍醬,南諾山因此而得名。

還有傳說當年諸葛亮南征,路過南諾山時,士兵不服水土,生了眼病,諸葛亮將手杖插地化為茶樹,士兵摘葉煮水,飲之病愈,南諾山因而也有人稱為孔明山。但諸葛亮征南中是沒有到達滇南的,諸葛亮植茶隻是一種傳說罷了。這卻反映出諸葛亮在滇南各族中的高大全形象,他們崇敬諸葛亮所代表的中原文化之上蘊含的智慧和仁愛。

不過南諾山卻是真的盛產茶葉,南諾山距彩雲省猛巴拉娜西州孟海縣城二十六公裏,自古以來就是湄公河下遊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優質普洱茶的重要原料產地。南諾山最早什麼時候開始種茶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直到南昭時期,布朗族的先民還在此種茶,後來布朗族遷離南諾山,遺留的茶山被愛伲人繼承。根據當地愛伲人的父子連名製可推算出他們已經在南諾山生活了57至58代,大約已經曆1100多年的時間。

很早之前,孟海縣洛打鎮的半坡老寨周圍還森林茂密,交通很不便利,茶葉外運隻能靠馬幫。由於當地茶葉的品質優良,大量的馬幫會在每年的農曆十月之後進入村莊,將茶葉馱到思貿、孟海、孟臘等地販賣,還有些大型馬幫直接就將茶葉馱到東南亞的許多國家去了。

可以想象當年馬幫的馬鈴聲響徹茶馬古道,滇馬那矮小而耐勞的身軀馱著一筐筐茶葉穿行在亙古煙瘴之氣彌漫的滇南原始叢林中時,小小的馬幫已經將這條滇南古絲綢之路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漢人們引以為傲的中原文化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輻射到了亞洲的更南端。

如今的半坡老寨已經通上了省級的柏油馬路,彎彎曲曲的土路山道已經早已不用,每年來往運送茶葉的馬幫也變成了車隊,半坡老寨也打造成一座具有愛伲族民族特色的旅遊景點,但唯一沒變的仍舊是半坡老寨裏愛伲族人那純樸的民族生活。

在幽暗深邃的南諾山裏,有一處美景叫做蝴蝶崖,相傳每年春天在這座山崖邊總會有成群結隊的蝴蝶在此地環繞,至今無人道出蝴蝶在此處聚集的原因,但蝴蝶飛舞的蝴蝶崖成為南諾山另一道奇異亮麗的風景線。

蝴蝶崖下則是一條蜿蜒而下的小溪名喚蝴蝶溪,溪水在雲霧繚繞的山間行進,下有碧綠如玉的蝴蝶潭,全長十裏當真是鬼斧神功天造物,自然山水賦神奇。

蝴蝶溪水,彙南諾山萬泉之水,聚百壑之流,或奔流曲繞,或飛流直下,穿岩鑿壁,瀑飛潭串,如鏈如龍,破穀穿林,氣象萬千;其穀,集千石之怪,萬樹之奇,或獨立成形,或偶合成景,龍、蛇、龜、螺,鳳、鶴、蟲、魚等景象應有盡有,惟妙惟肖,走在其間宛如置身人間仙境一般。

就在蝴蝶崖下的蝴蝶溪水邊有一塊平滑如鏡的大石,數丈見方,其上平滑如鏡,在溪水上漲時整塊大石常沒入水中,枯水時節則全部露於岸邊。此石在數百年溪水的衝刷之後,表麵便如同鏡麵般光滑,常有來溪水邊戲水的遊人駐足其上,或坐或臥樂此不彼,此石因此又有名蝴蝶戲水石。

但說也奇怪,但凡停留這塊大石之上的遊客,身上攜帶的電子產品無一例外都會受到幹擾,後有所謂的磚家檢測得出結論,此石乃是一塊天然磁石,有磁場幹擾因此會對電子產品有所影響,但磚家也指出,此石因有磁場,是以逗留其上太久對人體也會有影響。此言一出,遊客對此石望而生畏,竟然致使一處美景就此人煙稀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