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信的長女是北周明帝的皇後,還有一個女兒是曆史上著名的隋文帝楊堅的皇後。這麼說來,李淵的家世自從祖父以來,就喜洋洋加牛氣衝天。不僅是北周皇室宇文氏的姻親,也是隋朝老楊家的貴戚。細論起來,李淵乃是隋文帝的內甥,隋煬帝楊廣的姨表兄弟。
李淵的妻子竇氏,也是鮮卑軍事貴族。其父竇毅,在北周時為上柱國,母親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竇氏自幼聰明,讀書能夠過目不忘,武帝非常喜歡這丫頭,就將其養於宮中。長大後,竇毅見閨女要才有才,要貌有貌,不能隨便嫁個凡夫俗子,要為她善擇“賢夫”。何謂“賢夫”,就是看事情要準,做事情要穩,要有眼光。於是竇老頭就在門屏上畫了兩隻孔雀,約定凡求婚者發給兩支箭,能用箭射中孔雀眼睛者才有資格。結果前後有求婚者數十人,均未能如願。
輪到李淵上場,啪啪,舉手之間連發兩箭,各中孔雀一目,帥不可擋。
竇毅大喜,將女兒許配給他。這說明在他們生活的北朝時期,武學才藝仍然是貴族子弟的立身之道,娶妻之本。
李淵能夠脫穎而出,反映出他此時的卓爾不群,家世好,武功好,有前途!
可以說,從家庭背景到個人素質,從姻親關係到政治表現,李淵都是隋煬帝時期政壇上的一個明星人物。而且他的政治野心隨著隋王朝的走勢而瓜熟蒂落。這一點,唐朝的國史並未隱瞞。《舊唐書》在記載史世良說“公骨法非常,必為人主,願自愛,勿忘鄙言”之後,編者跟著加了一句,“高祖頗以自負”。
有時候家庭出生能讓一個人少奮鬥很多年。尤其在那個極其注重家庭門第出身和姻親關係的時代,李淵一出場就踩著先人的肩膀達到了某種高度。他自言“承七葉之餘慶,資五世之克昌”,就是說他也承認學會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的人生現狀。
在隋朝建立之初,李淵還隻因貴族的出身補為千牛備身。
千牛備身,聽起來有點像在碼頭扛包的體力活,其實也就是皇帝身邊的挎刀侍衛。
這個崗位在當時也是許多貴族子弟的進身之階,不過,一直到隋文帝在世時,李淵也沒幹出多大的名堂。也就做到地方州郡一級的最高行政長官——刺史(後稱為太守)。
到隋煬帝大業年間,李淵才調任中央朝廷擔任了殿內少監,後來又改任衛尉少卿。在他個人的政治發展過程中,他那個靠射箭比賽贏來的老婆竇氏發揮過重要作用。
李淵任職地方時,她曾經勸李淵迎合隋煬帝對聲色犬馬的喜好,將自己的數匹駿馬進獻。李淵開始還有點舍不得,結果招致隋煬帝的不滿。連幾匹馬都舍不得,還想升官,做夢去吧。
後來,摔了幾次跟頭,吃了幾次虧,李淵才幡然醒悟,屢屢搜求鷹犬進獻,很快便得到了升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