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三尊之爭(1 / 2)

在一場場的爭論中,靜玄至尊認為烈火天尊的說法太過於剛烈,而烈火天尊則認為靜玄至尊的理論太過於陰柔。

烈火天尊認為,天降巨石之災,其實是也天宇中的陽剛之氣象。至於地火噴發而焚害了世人之事,烈火天尊自然也認為,這不過也是地內之種動因所形成的大地之傑作。因為,世這萬物,有利自然也是有弊的,不可什麼事情都能隻是好,而沒有壞。就算是真有人認為什麼東西是完美的,那麼,這樣的完美,也是相對於這一些人而言的完美。要是把這樣的完美一放大更大的物象中來看,就算是還有點完美,它也不是有一種狹隘的完美。

所以,地火之災,確實是讓世人受遲了生離死別,受盡了魂飛魄散的折磨,可是,地火之火,它卻仍然能給世人帶來更多的東西。而這一時之間是熱煬的東西,說不定就是現在留給未來的一些讓人們所意想不到的寶貴的事物。或許,現在的人對它來說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可這也不帶表這樣的東西,它在世人未來的少活中也是一無是處的。

至於洪水吞噬災洪災,烈火天尊則認為,世人大多隻看到洪水中死去的生靈,隻看得到洪水過後一片片的荒涼,可是,卻就是很少有人看到洪災之後山穀變為平川,平日山野裏的腐朽之物,盡被這洪流一掃而空,而再次呈現給世人的,卻又是另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

所以,在烈火天尊看來,世之萬物之靈氣,就是要在動中,要在變中才能推陳出新,才能給萬物一個靈光四射的景象。

可是,世之盛衰興敗,為什麼總是輾轉迂回,蹣跚著,痛苦著,明明知道往前再跨一步就會有轉機,就會絕地縫生,可是,世人皆知道前麵風景獨好,卻就是沒有人敢,或者說是卻沒有多人願意,頂著或許原本也是存在著危險先往前走過去一步。大家都在等,大家都在觀望,都在想等他人把步走好了,把原本就沒有的路走出來後後,才心安理得的跟著,跟著去享受那一份美好。可是,往往就是這樣的靜有餘,而動不足的想法,讓世人失去很多能創造美好,擁有美好的機會。

所以,隻有動,才能創造另一種美好的可能。當然,那些愚蠢的動,卻還是不如不動。否則,這樣的動,則真的會讓世人陷入千夫所指,甚至是萬劫不複之地。

或許也就是在這種動與靜微妙之中,烈火天尊的理論遭到了靜玄至尊的反駁與拒絕。

可是,烈火天尊卻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的,和做想的是什麼。無論靜玄至尊如何的不認同,他還是堅持自己的理論。

或許也正是如此,烈火天尊的理念在世人看來似乎沒有靜玄至尊的那份溫暖,更是多了一些少有人性溫度的,殘暴的東西在裏。所以,或許能接受烈火天尊理論的人並不多。可是,烈火天尊卻也是毫不客氣的指出靜玄至尊說法中的弱點。

烈火天尊認為,雖然他的這種動中,似乎有著為世人所認為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東西在裏麵。可是,靜玄至尊的這種靜,雖然溫柔,雖然溫暖,卻大抵也隻能是在大家都相安無事的時候,一但遇上了點什麼風吹草動。這樣的靜的忠實者們,必然要遭受到血淚的洗禮,最後不得不在烈火天尊理論地支持下,重新找回自己。

因為,世之萬物,原本就是以動而生,為動而萬物顯靈的。

否則,世象皆靜,且不是萬象死沉,百態歸一而靜即也是死了?

可是,空靈神尊堅持的卻是幻化眾生。

空靈神尊認為,靜玄至尊和烈火神尊的說法皆有可取之處,卻終究還是各執一端而不得自然之道。隻有他的幻化眾生一說,才是最適用於萬物生靈之道。

在空靈神尊的學說裏,他把靜玄至尊一派論說為道,而把烈火天尊一派論說成魔。他自己一派,或無魔,無道,或亦魔亦道。

在空靈神尊看來,世之萬物,既不是靜玄至尊堅持的和生萬物,也不是烈火天尊堅持的動育物靈。世之萬象,卻是一個幻化眾生的因果。所以,幻化是眾生的開始,幻化也眾生的終結。所以的不論是靜與和,還是動與變之爭,皆隻是看到了物象之表層,卻不能深入物象萬化這內層。所以,世人皆隻為萬象之好壞而喋喋不休,卻始終受其所困,卻不知道研習萬象之所如此幻化,或者說是它們為什麼會這樣幻化的事理上去進行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