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明世宗朱厚熄——崇道佞玄(2 / 3)

世宗崇信道教,對其迷戀與狂熱程度在中國封建皇帝之中是極其少見的。他設醮壇、信方士、服丹藥,中年以後,竟至不問朝政,專事玄修。廷臣為了博得皇上的恩寵,在戰爭過後,竟不去慰勞守邊的有功將士,反而說是鬼神保佑,是道士的禱告之功,給持祭道士加官進爵。翰林院的文官們也不去讀聖賢之書,多把《道藏》翻來閱去,不寫針砭時弊的宏文,卻寫些莫名其妙的玄文。一時間,京師幾乎成了一個大道場。

世宗猜疑心很重,他雖不像明朝的前代皇帝那樣大搞特務組織和恐怖活動,但也是對群臣不放心,經常派一些內臣到重要大臣家裏或明或暗地察看動靜。嚴嵩經常得到太監的報信,在有人來監視時,他總是在審閱修改世宗的青詞手稿,常常到深夜還不休息;而地位在嚴嵩之上的賢良大臣夏言則不同,一則是因為他年紀大了,再則是因為他對道教不感興趣,所以,在嚴嵩發奮努力地為世宗撰寫青詞時,夏言往往是酣然大睡。這些情況彙總到世宗那裏,世宗當然會得出孰勤孰懶、孰優孰劣、孰忠孰奸的結果來。後來,嚴嵩又通過各種卑鄙手段將夏言排擠出朝廷,自己獨攬大權。

由於長期服用丹藥,嘉靖皇帝不僅身體越來越差,脾氣也越來越壞。在嘉靖皇帝生命的最後幾年,許多大臣動輒被殺頭或廷杖,人人自危。而他為了修煉,又大肆建造宮殿,使國庫極度空虛。嘉靖四十五年十一月(公元1566年12月),嘉靖皇帝走完了他的人生,將皇位傳給了他的三子裕王朱載!。

險惡中即位

崇禎帝朱由檢很小的時候就被封為信王,熹宗駕崩之後,由於沒有子嗣,按照兄終弟及的慣例,信王坐上了皇帝寶座。

皇帝的龍椅本來是人人向往的,但是此時的大明江山巳是千瘡百孔、病入膏肓,即使明君能臣再世也難扭轉其頹勢了。但是毫無經驗的朱由檢,能憑著自己中興的決心,將大明江山延續了17年之久,也算是一個不小的功績了。

朱由檢對於危機四伏的政治環境非常了解,所以在即位之後,他由信王府移駕大內,竟不敢食用宮內為他準備的膳食,硬是憑借自己從家裏偷偷帶來的幹糧熬過了最危險的幾天,可見深宮之險惡。

幾近吝嗇的節儉

麵對危機四伏的政局,崇禎帝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為。每逢經筵,恭聽經典,毫無倦意。經常召集群臣,探求治國方策。他勤於政務,事必躬親。崇禎帝的勤勉和儉樸在中國幾千年皇帝史上都是罕見的。他總是廢寢忘食處理政務,以至積勞成疾;節儉自律,不近女色,宮裏從來沒有宴樂之事。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七月初九,他因“偶感微恙”而臨時傳免早朝,遭到了內閣輔臣的批評。崇禎帝既感激又羞愧,特親筆寫了手敕,對輔臣進行褒獎,對自己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崇禎帝曾把宮中萬曆時所儲藏的上等遼參拿到集市上賣掉,換回數萬兩銀子聊補國用。某日聽講官給他講書時,他發現自己所穿內衣袖子巳破損,露在外麵很不雅觀,不時把它塞進去遮掩。崇禎帝的這種節儉,有時甚至到了吝嗇的地步。他小時候用仿影的方式練字,如果紙張較大而範本的字較小的話,他一定會先將紙的一邊對齊範本,寫完後再把剩-明末紙幣體係崩潰,崇禎帝容許各地錢局開爐鑄錢。由於欠缺統一規範,各地錢局所出錢幣大小不一,名目繁多。崇禎通寶的背文因此多種多樣,謂為“大觀”。

龍文小百科

魏忠賢(1568-1627年),原名李進忠。中國明朝末期宦官。河間肅寧(今屬河北)人。出身於市井無賴,後為賭債所逼遂自閹入宮做太監,在宮中結交太子宮太監王安,得其佑庇。後又結識皇長孫朱由校奶媽客氏,與之對食。對皇長孫,則極盡諂媚事,引誘其宴遊,甚得其歡心公元1620年,朱由校即位,是為熹宗。魏升為司禮秉筆太監。

公元1627年崇禎帝(思宗朱由檢)登位以後,遭到彈劾,被流放鳳陽,在途中畏罪自殺。

大將袁崇煥

崇禎皇帝抓準時機,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除掉了魏忠賢的心腹崔呈秀,接著消滅魏忠賢的爪牙,使魏忠賢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然後下詔書,貶魏忠賢鳳陽守陵。魏忠賢自知罪惡深重,在途中上吊自盡了。

崇禎皇帝果斷地鏟除了魏忠賢集團,使大明江山的中興似乎成為可能,但是隨後的一係列錯誤使得他最終未能實現中興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