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老板皺皺眉,張芷君見了問有什麼問題嗎?盛老板連忙搖頭說沒有,接著打探道,新規劃與舊規劃比較,有大的改動吧?
張芷君說:“新規劃分為十年短期、三十年中期和七十年長期,總的講,要突出縣城的區域經濟中心功能。具體涉及短期調整的有,十二個商住小區,四條幹道大街,十二宗土地拍賣,在建的客運站重新選址,汙水處理廠往下遊移十公裏,遷走城內的兩所小學一所中學,興建五所小學三所中學,東西城各建一個醫院,貫通南北、東西兩條大街,興建四條步行商貿街,四個商貿文化廣場,四個休閑娛樂廣場,開辟濱河休閑大道,限期拆遷紙廠、水泥廠、酒廠、化工廠,在城西十公裏外規劃工業區……”
盛老板驚詫表情說真是大手筆啊,一般人想也不敢想!還說新民涅盤,脫胎換骨,老百姓幸事,開發商有了用武之地!
張芷君說新規劃一旦實施,肯定涉及到一些人的眼前利益,這不是用幾句話能夠解釋清楚的,但是,從長遠觀點看,開發商應該是新規劃的最大受益者!
盛老板興奮表情說縣城擴大,經濟功能比重提升,房地產勢必大幅度增值,開發商自然受益!
張芷君欣慰的表情說,不瞞盛老板,我擔心城建新規劃不被人理解,忙活一陣沒出台就擱淺了呢!
張芷君話題轉到飲用水,盛老板從辦公桌上拿起疊資料遞給張芷君,張芷君伸手接過看,問資料是怎麼來的?
盛老板說接手水廠前,請省水文大隊對地下水進行了勘探,上麵的數據真實可信。
想不到唯利是圖的商人頭腦裏也有科學意識,張芷君拿著資料起身告辭。
盛老板見牆壁上電子鍾時針指向十二點,邀請張芷君午餐。張芷君心裏想,吃飯既了解情況,又與房地產老板搞好關係,何樂而不為之,於是欣然應允。
午餐兩人談了許多事,張芷君覺得收獲不小,分手時說下次我請。
半個月過去,張芷君的城建規劃出來了,他打電話給縣委鍾書記,說去鍾書記辦公室彙報城建新規劃的事情。
鍾書記在電話裏沉默約三四秒時間,說縣委最近召開反腐倡廉大會,這項工作中央一竿子插到底,省、市把也把反腐倡廉工作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這幾天要搞些調查研究準備講話稿,抽不出時間。
張芷君撥通葛縣長電話,葛縣長說近段時間組織資金發工資,沒辦法顧及其他事。張芷君提出晚上去葛縣長那兒。葛縣長說晚上約了國營企業的老板見麵!張芷君問幾時有時間?葛縣長說你給閻縣長通通氣,我回頭抽時間再聽。
張芷君見葛縣長叫找閻常務副縣長,他明白,城建規劃這麼重大的事情,副職領導拍不了板,沒多大意義,但葛縣長指示了,張芷君不能不找閻常務副縣長,這是沒奈何的事情,官場就這個樣子,往往一個人可以解決的問題,牽扯出另外一些人反到把事情給弄得挺複雜的。
張芷君給閻常務副縣長撥通電話,說了城建新規劃的事情。
閻常務副縣長說:“哦,城建新規劃啊,行,你上我這兒來,還是我上你那裏去?”
張芷君回答說:“我上你那兒去。”
“好吧。”閻常務副縣長應聲過後隨即說,“新規劃是大事,我也隻能聽聽,沒有什麼實質性意義,這樣吧,你找城建局研究一下,這事既要爭取縣委通過,也要人民群眾滿意,方方麵麵都得顧及,是不是?”
電話收了線,張芷君去城建局找王冬雲。
張芷君不知道的是,他來城建局前王冬雲給鍾書記、葛縣長、閻常務副縣長彙報了城建新規劃的有關情況,三個領導對城建新規劃早已心中有底。
王冬雲建議道:“城建規劃涉及到方方麵麵的利益,是件大事,出台前,是不是召開一次聽證會,請方方麵麵人參加,聽他們有什麼意見和建議。”
張芷君覺得王冬雲的建議有道理:“行,不過時間要抓緊,聽證會最遲大後天召開。”
王冬雲見張芷君拍了板:“我還有個建議。”
“講。”
“城建新規劃雖說有人民群眾支持,但還得縣委同意、人大通過、政府實施、政協參政,我建議縣委至少有個常委、人大有個副主任、政協有個副主席參加,讓他們也聽聽人民群眾的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