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他們的老人流淚的那一刻,
我心疼了,也無奈了。
我不知他們的心裏有的苦痛,
我不知道他們將怎樣麵對對方。
其實,他們都沒有錯。
隻是在同一時刻,他們有了不同的想法;
隻是在同一地方,他們有了不同的心情;
隻是在同一屋下,他們有了不同的不悅。
於是,引發了各種情感的爆發。
很多家庭或許都曾經有過類似的事情,然而,希望父母能夠多關心兒女,而兒女也應該更多的體諒父母。沒有人是完美的,也沒有人是一無是處的,而我們需要的往往是多一點的寬容與理解。
父親是偉大的,
作為一個男人,他的身上承擔著太多的責任,
然而,他無法輕易傾訴苦痛,
因為他是一家之主,
若他倒了,他的親人該如何是好?
父母將希望放在孩子的身上,
因此他們努力的工作,
因此他們在那人山人海的車站中等待,
隻為了得到一張歸途的車票,
隻為了歸家見見自己的孩兒。
然而,當孩子開始埋怨他們時,
他們仿佛一下子失去了重心,不知道自己的努力又是為了什麼。
不知道片中的女孩子最終會演繹出怎樣的結局,隻希望他們一家能夠和和睦睦的。
因為在為我們身邊,仍然演繹著一幕幕相類似的情節。
列車上,穀澤琳想到了這一次轉校,父親母親為自己奔波,差點吵架起來,甚至於勞心勞力。她心中感動至極。無可奈何,又能夠怎麼樣呢?
說至少,她能夠和哥哥穀歌一起,一起在同一所學校奮鬥,然後再見到那個人,心中惦念的那個人。
或許,有一天,你突然會發覺……
還靈魂一個自由的步調
我們急著買房子,急著學車,急著學會理財,急著去懂得怎樣保養成天山童姥,急著學會了解男人,急著學會看透世界,急著學會駕馭奢華……我們本該行雲流水緩緩前進的生命,我們本該花開花落踏風而行的靈魂,已經被催促著凋零。最易的是隨波逐流,最難的是拚死堅守。我的生活已經愈來愈慢,我並不著急去得到一些什麼。我相信,該來的時候,它就會來。
如今的女孩子,已是愈來愈不易在這個世界找到方向。
整個中國社會像是無數趟不斷被所謂的“技術”推動的列車,她們坐在裏麵,總是覺得心有餘悸。似乎稍不用力,就會被甩得很遠。眼見著旁人在不斷地賺錢,賺錢,繼續掙錢,全都敵不過社會風氣充斥著無數的近路——一段“情”可以換得下半生的信托基金這麼有概括性。
男人也好,職位也罷,房產,車子,基金,戀情,保養,所有的資源,都在需要不斷地去搶奪。她們站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被無形的力量開始催促著去做一些本該不屬於這個年紀應該做的事情。
這幾日,無數個問題朝我噴薄而來。
21歲的女孩子問,要不要買房子;22歲的女孩子問,要不要給已婚的富二代當三奶;23歲的女孩子問,要不要給自己買一份養老保險。還有很多很多。
今天,我沒有想到要如何回答你們的問題,我隻是在想,當我18歲的時候我在做些什麼。
在大學裏上課。很長的頭發,齊劉海。一個月五百塊的生活費。最貴的護膚品是五十八塊的歐萊雅。在學校的後街吃也許是地溝油炒的菜,八塊錢一份。不舍得花錢買書,從學校圖書館借,或是從小書店裏租,兩毛錢一天。在十八塊錢的小夜燈下看完了所有的張小嫻和亦舒。有過一個很好的男朋友,我們騎著自行車到瀏陽河邊去吃米粉,冬天點兩大碗牛肉米粉,那時候長沙米粉還隻要三塊錢一碗,豬肉牛肉都還沒有漲價。六塊錢的粉用一個大盆裝著,兩雙筷子兩個腦袋湊在一起吃。他的左手捧著我凍得冰涼而發紅的左手。後來他出國,我們分開。
手機是諾基亞3100,沒有iphone,沒有微博,沒有炫富,沒有花花世界。大一之前沒有電腦,寫文章的時候經常去網吧上通宵。
關於理財——還有生活費,一個月五百塊,根本不夠用,哪裏還會去想什麼理財的問題。
see?這就是我18歲的生活狀態。但是你們無法想象,這樣的我,其實是出身於一個條件已經算是很好的家庭。然後等待未來的大學畢業,直到工作。22歲的時候,已經有人在想著為了一個幾千塊的包包如何找個有錢的老公嫁掉或是找個有錢人包養。
但是,我沒有。因為家庭條件已經足夠讓我有尊嚴地活下去,何苦為了一件昂貴的大衣就玷汙青春。
其實我很能明白你們如今的感受,因為物價瘋漲,人心膨脹,生活早已物非人也非。
但是,我真的不知道你們在著急什麼。你們急著買房子,急著學車,急著學會理財,急著去懂得怎樣保養成天山童姥,急著學會了解男人,急著學會看透世界,急著學會駕馭奢華。急著早早的就用上雅詩蘭黛,急著早早地就背上愛馬仕,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