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導彈部隊注意,海底正在發射飛船,方位是北芷350度,南芷180度,準備發射導彈,擊落火星飛船!”科舍瓦普已經監測到這一動向,急忙向北冰洋艦隊司令報告,馬上就的到了回應。
科舍瓦普其實還沒有得到命令,在發現火星飛船衝出水下城的第一時間,就在海底發射了卡秋莎艦載短程導彈,試圖在初始階段攔截飛船。
火星飛船是一艘遠程運輸船,速度一般,科舍瓦普的導彈要追上它並不是難事,但是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這艘運輸船肩負著把幹擾劑運抵月球的使命。水下城建於公元一千九百年左右,火星人用了四十年的時間。由於北極是人煙罕見之地,有豐富的水源,更利於對地球人活動進行考察和監測,做各種實驗。在這裏居住和工作的火星人初期隻有二十多人,乘一隻大型飛碟而來,後來逐步的擴大和繁衍,成了一座水下城市。這不僅是火星人的地球基地,也是各種飛碟出沒的軍港。近千年來,許多地球上的怪事頻出,都與這裏有關,但是一直沒被地球人發現,可見其隱秘。
這艘運輸船在這裏服役了五百餘年,擔負著往返於火星、月球的運輸任務。其蹤跡雖然被我們監測到多次,因為找不到發射點,快得又追不上,隻能作罷。它是一艘重越十二噸的龐然大物,外形酷似鯊魚,共裝有****火箭。第一級為海水混合燃料,第二級是氫氧固態燃料,第****為太陽能。時速在初始階段並不快,雖然875號潛艇從海溝發射,到達目標已經消耗了三秒,最大時速勉強能夠追上飛船, 一旦飛船啟動二級火箭,地球上的所有武器將無能為力,導彈也將望船興歎,自愧莫如。
當然了,水麵上的艦船和陸地上的導彈在飛船衝出水麵以後還有十幾秒的時間,就看能不能抓住最後的機會。尤其是俄軍的地對艦導彈能夠在飛船衝出水麵的兩秒秒內擊毀飛船,或者在飛行的七秒內追上它,否則就望塵莫及了。
當火星飛船破冰而出後,後麵緊跟著875號潛艇發射的導彈,顯然已經落後了百分之一秒。陸地發射的“卡秋莎”導彈攔截時出現了誤差,火星飛船躲過一劫。還好,“卡秋莎”迅速調整方向,緊緊地咬住了目標,眼看就要觸撞爆炸時,飛船的二級助推火箭剛好啟動,一股氣體噴向船後,速度瞬間提升了一倍,把“卡秋莎”甩到了後麵。可是“卡秋莎”不是一般的短程導彈,能打到兩三萬米就成了強弩之末,勢必影響速度。而飛船在啟動二級火箭時是在一萬米的高空,當接近大氣層時導彈正值加速階段,仍然能夠追上去。這種同類型的導彈送上天去的已有二十多枚,齊刷刷的奔著一個方向,現在比的是速度,飛船在啟動第****火箭時勢必會降速,就能把它打爛。
說時遲,那時快,飛船已經衝到三萬米高空,進入了大氣層的邊緣,令人疑惑的是,在飛船二級火箭將要用完之際,人家沒有啟動****火箭,而是強行把沒有用完的第二級火箭扔掉,飛船脫離了火箭,來了個四十五度的急轉彎,斜著飛出了大氣層。火箭徹底熄火,幾十枚導彈如約而至,高空驚天動地的連續爆響,形成強烈的閃光,無數的火球逐步擴散開來,濃煙滾滾,遮日壓雲。
官兵們興高采烈的歡呼著,跳躍著,慶祝勝利。
“報告長官,飛船已經衝出大氣層,正在駛向月球,時速,一萬公裏。”設在西伯利亞的防禦中心監測站向鬆下正二報告,“據觀測,該飛船能夠避開卡秋莎的打擊,可以靈活變化飛行航線,使用金蟬脫殼之計使導彈自毀,可見,這是一艘有人駕駛飛船,遠程導彈也無能為力,請求指示。”
“飛月中隊,飛月中隊,你們還有幾架飛盤?”鬆下正二的禿腦門也冒汗了,急忙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