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對聯之王(1 / 2)

在一名教習的引導下聶雲走進了水鏡閣,這是聶雲第一次踏進這個傳聞中的琅琊勝地,可惜卻沒有任何感觸,因為麵前被一間臨時搭建的棚子給擋的嚴嚴實實,伊老正坐在這個方形的帳篷之中望著來者,伊老的正後方有一扇可以拉開的帆布門簾,看來那才是真正進入水鏡閣的大門,隻是不知道答完題之後究竟是直接去往三樓還是隻能留在一樓。

聶雲走到伊老麵前坐下,伊老微微抬眼看了一下就低下了頭,轉瞬又抬起頭盯著聶雲認真看了半天,皺了皺眉頭,有些不滿地問道:“還在培元境?”

聶雲點了點頭答道:“弟子武魂尚未蘇醒,確實還在培元境。”

“現在學院越來越離譜了,怎麼培元境的弟子都招收了。”伊老小聲嘀咕道,轉念一想又有些不對勁,補充問道:“你怎麼取得入閣資格的,以你的實力怎麼可能列入新秀榜前百名?”

聶雲沒有多加解釋,從懷中掏出學院發放的入閣憑證交給了伊老,伊老接過憑證翻來覆去地看了半天,才確認聶雲的身份沒有作假。

看見伊老懷疑的神情,聶雲也有些不快,反駁道:“境界隻是一個依據,並不代表真正實力,何況實力也不代表一個人的未來成就,如果琅琊學院僅僅限於衡量一個人現在的實力,並且狹隘地限製在魂力強弱的範疇,那麼這水鏡閣也就不複存在了,因為水鏡先生就根本沒可能進入水鏡閣。”

在外人看來聶雲的話很是尖銳,已經有些無理了,一旁的教習都悄悄捏了把汗,要知道水鏡閣就是伊老的命,當著伊老的麵說水鏡閣應該不複存在,聶雲隻怕是有史以來第一人。

可話糙理不糙,仔細一想聶雲的話又很有道理。因為整個雲夢大陸的人都知道水鏡先生原本隻是一名平凡書生,根本就不懂修煉之道,也沒有任何的魂力。

如果單純以魂力強弱判定進入琅琊學院的標準,水鏡先生還確實有可能會被琅琊學院拒之門外。

聽見聶雲的話,伊老沒有如同眾人猜想的大發雷霆,反倒是略帶欣賞地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有幾分道理,文武原本不分家,如果一味追逐武力的強弱,反而會失去初心。”伊老講到這裏話鋒又突然一轉,語氣變得嚴厲起來:“你言語之中隱約拿自己和水鏡先生相比。世人皆知水鏡先生雖然不懂武功,但卻是舉世公認的儒學大師,不知你在這文學一道,又是如何?”

聶雲心知話已出口,事已至此,總之已經得罪了伊老。按照入閣的規矩,即便通過不了文試,也就是留在一樓而已,思量如此,反倒是放下了包袱,豁了出去。

聶雲客氣地雙手一拱,幹脆地答道:“晚輩豈敢與水鏡先生比較,但四書五經之類,也在家中私塾讀過一些,鬥膽請伊老出題。”

“好,無論考核結果如何,老夫倒是很喜歡你這種爽快。”伊老讚許道。

“考核形式很簡單,就是對對子。老夫出上聯,你若能答出下聯,就算你通過。”伊老簡明扼要地說出了考核的方式。

由於漢雲帝國當今聖上漢仁宗葉照酷愛琴棋書畫,對於此類雅士厚禮以待,久而久之便在京都興起了一股文藝之風,並以京都為核心迅速擴散到漢雲帝國的每個角落。

而對對子原本稱為對聯,因為工整被貼在大門兩側,後來文藝之風盛起之後,對聯流傳到了民間,就被簡化為對對子,成為漢雲帝國最流行的文學遊戲之一。

伊老用對對子的方式來考核聶雲似乎有些兒戲,但這道考試說白了無非是減少登上三樓的弟子罷了,具體考些什麼不過是形式,重要的是能否通過,之前的弟子所麵對的也是琴棋書畫,五花八門的題目,聶雲所遇到的看似很難,實際上卻占了很大的便宜。

名劍山莊作為傳統的豪門,對於子弟的教育也是極為關注,山莊中自設了私塾學堂,聶家子弟及有貢獻的莊員子弟都可以進學堂就讀,學堂之中的先生也都是請的儒學大家和風流名士,除了平常的教學之外,風行帝國的對對子也自然成了課間的消遣活動之一。

聶雲天生聰穎,在先生的教導下,兩歲起就知道天對地,高對低,大山對小溪。六歲起就可以和名劍山莊私塾的先生較量一二。十歲生日之後在整個名劍山莊之內就已無對手,後來因為武魂無法蘇醒的問題,專心於劍法的修煉,對於對對子這門娛樂也就暫放到了一邊,伊老現在提到用對對子作為考題,倒是正中了聶雲的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