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幫助/袁世凱的信心

黎元洪通過英國領事和公使交給袁世凱停戰三天的要求,已得到同意。今晚總理大臣命令向漢口發電報,以下列三個條件表示同意停戰三天:

雙方均停止軍事對抗;雙方各守現據界限;雙方不得進行軍事補充,互不侵犯,互不窺探;在武昌或漢口附近不得停靠軍艦。協議必須在英國領事出席的情況下簽署,以作為中國遵守國際法的見證。

停戰是由於英國公使的友好幫助才達成的。

會議議程

當前的情形如下:武昌方麵倉促宣布棄城,顯然難以維持下去了。八省代表齊集武昌,正在黎元洪的主持下召開會議。在停戰期間,會議將努力明確其他省份的意見,爭取繼續停戰15天或更長時間。在此期間,武昌代表將前往上海,與各省在那裏的代表和袁世凱派去的代表相會。如果唐紹儀同意的話,袁世凱將派他為全權代表。過後,全體會議將討論中國未來的政體問題。

南京的陷落不會阻止上海會議,卻會增強革命黨的信心。另一方麵,昨天津浦路完工,使朝廷可以迅速把北方的軍隊派遣到南京。這加強了袁世凱的勝算。袁世凱認為,革命黨內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紛爭,這是導致漢陽和武昌陷落的原因。他堅信,以軍隊為後盾的和解政策會顯出成效,他渴望政府早日恢複穩定,使他可以獲得國家迫切需要的外國財政的支持。

北京的局勢在不斷變化。滿人軍隊的數量在減少,漢人軍隊在增加。幾乎一整個鎮的漢人兵力新近從奉天開到京畿,當需要朝廷切實的讓步時,將有足夠的軍隊來表達民意。

1911年12月4日,星期一(3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