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中國的攝政王辭職(1 / 1)

幼帝的監護人/責任內閣

攝政王已辭職。今天以隆裕皇太後的名義發布上諭,由袁世凱和所有內閣大臣簽署。上諭說,攝政王已向皇太後上奏,自責自己是當前動亂的根源,承認他已失去人民的信任,謙卑地請求退位。皇太後已經同意了他的請求。

在上諭中,皇太後承認自己深處宮闈,未聞大計。她簡短地提到革命運動的擴展,大範圍的慘景,工商業遭受破壞,與外國列強的友好關係出現了危機。承認攝政王性情寬厚,但缺乏治國的才能。她同意每年賞給他5萬兩退休年金,繳銷其所鈐監國攝政王的印章,允準他恢複醇親王的頭銜。

上諭要求,此後一切行政事務,均責成內閣總理大臣和內閣各國務大臣辦理。另外,在頒布上諭使用禦璽時和在覲見、行使職權時,由皇太後與皇帝共同進行。

世續是個保守的滿人,不事張揚,為皇室所喜愛。他與袁世凱的親密助手、前東三省總督、漢人徐世昌一同被任命為太保以衛護年幼的皇帝。

革命黨的態度

革命黨是否接受攝政王退位,由皇太後取代他的權力,是令人懷疑的。攝政王退位這件事搬掉了通向議和的絆腳石,但很難令人相信,即使禁止滿族王公們幹涉政治事務,革命黨領袖們會同意他們仍留在北京,或容忍皇太後連同宮內太監仍然影響和幹涉政治的野蠻狀態繼續存在下去。

漢口和武昌的停戰已經延續三天,這是長江流域發生革命的地區實施15日休戰之前的一次預演。

昨天在上海,英德1600萬英鎊貸款(1898年)每月四厘五的利息已照常付清。革命黨從他們自身的資金中支付了其所轄地區應擔負的厘金份額。

1911年12月9日,星期六(8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