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羊皮卷的來曆(1 / 3)

引子盜墓探險類小說很多,最出名的《鬼吹燈》、《盜墓筆記》,更有很多其他的。大家也愛看,也希望像故事主人公一樣去上古墓穴裏麵探險探寶。可是現實的殘酷讓很多“有誌青年”隻能停留在小說的時空裏去想象而已。

常聽老一輩講,文革時期“破四舊”很多話不能亂講,很多事不能亂做,這裏麵就有涉及到盜墓。當年很多大型的古墓被紅衛兵給破壞了,研究考古的學者專家也被批鬥,哪年生整垮了很多人。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盜墓賊,有名有姓的也有很多,諸如:曹*、孫權、劉去、孫殿英、伍子胥、項羽、董卓、乾隆等等,不管在那個朝代,那個時期,都有人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觸碰那價值連城的財寶。

古人盜墓講究尋龍問穴,在山川大地,大江大河中算著八卦問著陰陽尋找古墓位置,這是一門技術活,祖傳的。到了現代,想要盜墓更是難上加難,現代人幾乎對這樣的技術活不甚了解。加上經過上千年的變化,地貌也在發生著變化。所以,到了現代難的不是盜墓而是如何尋找古墓!

我就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人,開著一家港式甜品店,閑來無事的時候,看了幾本盜墓類小說,也想著去古墓裏麵瀟灑的走一圈,從此以後家財萬貫,過上人人羨慕的今天寶馬明天奔馳的生活。

可是,這也隻是停留在想一想的層麵上,用我們重慶話說就是“空了吹”。直到有一天,我的外公在去世前的一個晚上給了我一張古舊的羊皮卷,並告訴我一定要破解關於羊皮卷的秘密,找到地圖的所在。這句話也讓我從此走上了心驚膽戰並顛覆人生觀,世界觀的古墓探險曆程……

我叫王鬆,重慶巴南區人,三十歲,和老婆結婚四年,相親相愛。自己經營一家港式甜品店,生活過的輕輕鬆鬆,喜歡足球,愛好釣魚,一個相當平凡的人,偶爾喜歡像白癡一樣的大笑,幻想過盜墓,可也從來沒有想法去做過。

但是,這人的命運卻好像總是給你開玩笑,就因為外公臨終前的話,讓我稀裏糊塗的就踏上了一條讓我覺得恐怖又不得不去麵對的盜墓生涯,甚至到最後,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一個死人。。。。。。

我的外公叫王澤凱,四川樂至縣人,讀過書,會認字寫字,後來因為工作的原因,來到了重慶。祖上都是農民,也沒有地隻能給地主家種地。

1937年鬼子打進中國,抗日戰爭爆發,那年外公15歲,像很多同齡人一樣,外公也想參軍保家衛國,可是,家中父母什麼都沒有,連像樣一點的餐具都沒有,都是缺口的碗,家境十分清貧,外公最後猶豫再三,決定先去成都找工作賺錢養家,過幾年再參軍。

外公在成都當地一家銀行打工,最開始做得是打雜的工作,除了收錢,算賬這樣的比較大的工作,幾乎所有事全是我外公在幹,外公那一輩的人我很是佩服。

因為,外公做事向來小心謹慎,不怕辛苦,也從來不埋怨他人的性格,所以,很快就被銀行老板發現並培養他在錢櫃裏麵負責存錢,放錢的工作。外公讀過書,經過銀行老板的講解,很快就熟悉並掌握了工作流程,待遇也提高了不少。

抗日戰爭時期,時局動蕩,三方勢力攪動大中國,西南地區更是成了大後方。很多逃難過來的人都會拿著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到銀行來典當換成現金。

一天傍晚,銀行來了一個奇怪的人,“你們這點收不收這個?”右手握著一張皮革,斜跨著一個黑包圓鼓鼓的,看那人的樣子很緊張,說話的聲音明顯的發抖,十月的天氣額頭居然流著細汗,眼神也不堅定,貌似他要來典當的東西根本就不屬於他,而是他偷來的。

外公一向對這樣的人看不起,不偷不搶,幹幹淨淨做人,正大光明做人是他的為人準則。所以,外公也不理他,那人一看沒人理他,於是主動跑到外公麵前輕聲問道“小哥,你們這點能收這個不?”

外公為了感謝銀行老板的提拔之恩,除了完成錢櫃的本職工作之外,他還把原來打雜的工作也一並撿起來,這讓老板很是開心,並對外公的為人刮目相看。

那天傍晚,那個奇怪的人纏著外公問他的皮革能不能典當,外公雖然看不起這樣的人,卻也實在為難。雖說,來這裏典當的東西都是他沒見過的,但是來典當皮革的卻是第一次。

那人看外公一直不說話也不趕他走,於是壯了壯膽色低聲道“小哥,我急需用錢,這張羊皮我當給你們,給我一百塊大洋就行。”一百塊大洋??一張破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