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劉伯承智取遵義(1 / 3)

從烏江到遵義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戰士們雖然身體疲憊,但是內心卻依然回蕩著勝利渡過烏江時的喜悅。

夜晚,隊伍在野外宿營休整。紅軍總司令部裏的油燈剛剛點燃,毛澤東就召集周恩來、朱德和劉伯承共同商討攻占遵義的作戰計劃。

毛澤東總是煙不離手。他時而彎腰審視著地圖,時而傾吐著煙霧,內心不斷地思考著紅軍接下來的安排。

大概過了五分鍾,毛澤東伸手指向地圖,開始下達心中謀劃好的命令。

毛澤東話音剛落,朱德麵帶笑容地說:“遵義作為中心,向東、南、北部各擴張領地,布下嚴密的防守線。這樣既能鞏固戰線,又能把遵義作為新的革命根據地。毛澤東同誌的主意可謂是兩全其美啊!”

周恩來思索片刻,說:“從這裏到遵義縣城,大概是一百公裏左右。如果加緊行程,一天的工夫就可以到達遵義。”

大家對毛澤東的安排沒有異議。此時,毛澤東望向在座的幾個人,目光停留在劉伯承的身上。“伯承同誌,此次攻占遵義縣城非同小可,不可以出現一點紕漏。我希望你去指揮紅二師,意下如何?”

聽到毛澤東的詢問,劉伯承立刻起身,斬釘截鐵地回答:“我劉伯承保證,絕不辜負組織對我的信任!”

“相信你一定能夠出色完成任務。”朱德滿懷信心地說。

當天晚上,劉伯承火速把會議決議傳達給各個軍團。之後,又趁著夜色趕往距離遵義城四十五公裏的地方,與紅二師六團會合。

劉伯承一路風塵仆仆,終於在第二天淩晨趕到了會合地點。他剛用冰冷的水打濕臉頰,就聽到有人敲門,開門一看,原來是團長朱水秋和政治委員王集成。劉伯承先是與他們相視而笑,然後鄭重地問道:“對於這次攻占遵義縣城,你們有幾成把握?”

王集成自信地回答:“應該說是有十分的把握。我們已經針對國民黨王家烈的部隊做了仔細地研究,並且曾經和他們打過交道。打敗他們肯定沒問題。”

劉伯承邊聽邊點頭,提醒道:“雖然我們曾經和王家烈部隊交過手,但是也不要輕敵。現在我們的處境還是相對困難的,想打一場漂亮仗,就要爭取傷亡的數量少,用的子彈少。從現在的情況看,光靠武器是不行的,我們要動動腦子,靠智慧取勝。”

王集成和朱水秋仔細思考著劉伯承的一席話。緊接著,劉伯承關切地問道:“戰士們的情況怎麼樣?長途跋涉一定很疲憊吧?”

劉伯承的話讓對麵的兩個人心裏暖暖的,王集成如實回答:“戰士們確實感到很疲憊,但是一聽說要消滅敵人,他們就鼓足了士氣,整裝待發呢!”

事不宜遲。天剛蒙蒙亮,紅六團的全體官兵在很短的時間內集結完畢,向遵義進發。

天公不作美,很快就下起了大雨。通往遵義的路都是些蜿蜒曲折的山路,戰士們走在泥濘不平的小路上,時不時會摔上幾跤。雨水不停地打在臉上,使得眼睛根本睜不開。衣服被雨水淋濕後緊貼在戰士們的皮膚上,連體溫都被帶走了,全身冰冷極了。有些戰士不小心一腳踩進厚厚的泥巴裏,拔出來時,腳上的草鞋都陷進去了。為了不影響行軍速度,很多戰士都脫掉草鞋,光著腳板繼續走路。

隊伍行進途中,根據偵察員的情報,得知在距離遵義縣城三十多公裏的地方,駐紮著一夥敵軍,是國民黨軍隊中的“侯家軍”,被當地百姓稱做是“九響團”。

為何稱為“九響團”?這個團的團長名叫侯之擔,他手下的兵人人都有一把能連發九顆子彈的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