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節 張愛萍:威脅昆明城、搶渡金沙江(1 / 2)

張愛萍,長征中,曆任紅三軍團第四師政治部主任,第十一團、第十三團政委。在突破國民黨軍四道封鎖線、四渡赤水、勇奪婁山關、搶渡金沙江等戰役中,多次擔負軍團前衛和後衛,英勇戰鬥,衝鋒在前。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我軍勝利渡過北盤江後,連克貞豐、興仁、安龍、興義等縣城,打開了進入雲南的寬廣道路。除原留烏江以北的紅九軍團在滇、黔邊牽製敵人外,一、三軍團為前鋒,分兵兩路,浩浩蕩蕩直撲雲南。翻山渡水,攻城拔寨,勢不可擋地又連克霑益、馬龍、尋甸、嵩明等城,向昆明迫進。雲南軍閥半個月前,早把主力調去增援貴陽。而今,自己的老巢反而朝不保夕,便急忙四處調兵援救昆明。

我們十一團尾隨軍團主力,於四月下旬,順利地到達白水城(霑益的分縣)後,奉命沿公路向平彝(今富源)方向前進十裏,阻擊來自貴陽的敵人,掩護軍團主力繼續西進。這天敵人出動飛機數架,對我軍濫施轟炸。由於我們團處在山地防禦,又加上敵機投彈不準確,不敢低飛,隻是軍團直屬隊在白水城附近受了一點損失,軍團政治委員楊尚昆同誌也負了傷。

我們阻擊的敵人,是從貴陽來的蔣賊中央軍一個師。他們進攻的戰術是:炮火轟擊,輕重機槍掃射,占領一個山頭後,小心翼翼搜索前進。而我們則采用了寬大正麵的運動防禦戰術,在正麵三、四裏寬,縱深約十裏長的山嶽地帶,布置了四道防禦陣地。敵人炮轟,我們隱蔽在野戰工事和山崖裏不動,等他們上來了,一陣猛烈的火力殺傷,繼之以反衝鋒打垮進攻之敵。如此反複數次,每一陣地打個把鍾頭,然後主動轉移陣地。從早打到下午三點鍾,敵人才前進了十三裏路,占去了空空的一座白水城。

我們完成任務後,急行軍脫離了敵人,尾隨軍團主力繼續向昆明逼近。從白水出發,一路上談談笑笑,戰士們說:“仗越打越巧了,中央軍一個師,也沒拔掉我一根毫毛!”

我軍逼向昆明的行動,使雲南全境震動。滇軍不得不急忙往昆明集中。這就造成了我軍北渡金沙江的極好機會。於是,我軍以一軍團繼續向西急進,連克祿勸、武定、元謀,並在昆明通向四川大道的主要渡口——金沙江南岸的龍街,佯作積極渡江的姿態。手忙腳亂的蔣介石,一麵親赴昆明督戰,一麵急調薛嶽、周渾元等部中央軍和滇、湘軍閥部隊,向元謀追擊,企圖殲滅我軍於元謀地區。這時,我軍主力在昆明附近突然分兵兩路,向西北轉進,直趨金沙江。我三軍團為右縱隊,直奔洪門渡渡江;軍委參謀長劉伯承同誌率幹部團猛撲絞車渡渡江;紅五軍團殿後打掩護。此時,原留在烏江以北活動的九軍團,在貴州、雲南邊境擊潰黔敵五個團,完成了牽製任務後,亦乘勝進入了雲南,在主力渡金沙江的同時,經會澤附近渡過了金沙江。

三軍團以十三團為前衛,前往洪門渡奪取渡船,架設浮橋。我們十一團為軍團後衛,經過尋甸,渡過普渡河正向拱門渡前進時,夜晚接到軍團首長急電:軍委幹部團已完全控製絞車渡及渡船,我十三團亦自洪門渡渡過了金沙江,但因該處水流湍急,架設的浮橋被洪水衝垮,軍委令三軍閉主力改由絞車渡過江。令我們改後衛為前衛,急速向絞車渡前進。

經過半天的急行軍,下午四點鍾左右,我們翻上了金沙江南岸的大山,見江水滾滾東流,兩岸陡峭的石岩,把金沙江夾在腳下。江中七隻渡船,穿梭似地在江上像七條大魚似地南北往返。兩岸山坡上,滿是部隊、馬匹和行李擔子。大家興奮極了!到處是歌聲和歡笑聲。同誌們快活地談論著:

“真有趣,諸葛亮五月渡瀘深入不毛,我們也是五月來渡瀘啊!”

“我們一過江,就把蔣介石幾十萬大軍甩到後邊了!”

“蔣介石跟在後麵得到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