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城裏的守軍也不是等著這被動挨打的,既然已經知道了日本人“賀倩之鞋”行動的基本內幕,那麼賀天朝、許軼初就不會坐在這裏專等著挨打了。
三人召集了城中的各界頭麵人物開了會,認真商討了應對措施。
城裏有老少婦幼的能送往鄉下就送往鄉下,把家裏值錢的物品能轉移的就趁早轉移了。
景德的老百姓非常擁護賀師長誓死保衛景德的決心,大家都響應動員了起來。大約有二百青年報名要求參軍,陳占彪團長把他們編成了兩個新兵連編製進了守備團,這樣景德的防衛力量就有一千三百人了,加上商會民團的一百四十人的民團,整個能拿槍打仗的人有了一千四百多人了。
賀天朝在景德設置了三道防線,第一道就是在景德的東門哨卡外的砣子山,在那裏他隻放了兩個連,還在道路及道路的兩邊埋設了大量的地雷,這個意圖很明顯,他要在這裏阻擊消滅一部分日偽軍,打一下鬼子進攻的氣焰,而把關鍵放在了哨卡內的兩山口地區,他和陳占彪用兩個營的重兵在這裏設置了埋伏,等待著第一道防線上撤下來的人把鬼子引過來,然後狠狠的打他們的伏擊。
兩山口原本是一座不高的石頭山,為了修通景(德)三(合)公路,用了大量的人工把這座山從中間的山坳處截斷了,一座山成了兩座,叫南半山和北半山。公路就從兩座半山間的山坳處修了出去,直通三合。當地人便把這裏叫做兩山口。掐守住這裏,敵人是很難從其他方位進入景德的。
因此等打完伏擊後,部隊將堅守這裏,不讓鬼子“賀倩之鞋”行動的部隊進入景德。
當然,是否能一直堅守得住兩山口賀天朝和陳占彪的心裏也不是那麼有底,所以,最後一道防線就是許軼初指揮的這個內衛營了,假如第二道防線也被攻破,那麼內衛營和撤下來的其他營將一起依仗景德堅固的城牆抵抗住鬼子的衝鋒。
三道防線將進行三場你死我活的激烈戰鬥,賀天朝等三人寄希望於在這三道防線的三場戰鬥中能消滅一半以上的敵人,如果能達到這個目的,剩餘的敵人也就很難攻破景德城了。
許軼初覺得賀師長和陳團長的這個防禦計劃不錯,但是自己人這邊的戰鬥力和武器裝備都遠遠不及宮本的進攻部隊,很難說能守得住景德的城池。
因此她讓賀天朝做好兩手準備,萬一守不住,那隊伍就拉出來,退到景德以西的嫩山打遊擊去,嫩山靠著著名的瀾滄江,方圓有數百裏連綿起伏的大山森林作為天然屏障,日本人是絕對不敢靠著兩個大隊就敢進山追擊的。
為此,第二天許軼初就親自帶著麗尼亞和橫本雄一進了嫩山尋找撤退道路和可供安營紮寨的地點去了。
臨走前,她給臥牛山的王金虎發了份急電,告訴他自己這裏要有大的戰鬥了。
王金虎正蓄摸著怎麼襲擊拉沽廟和如何能把周潔弄到自己手上的事兒那,一見到許軼初的電報頭疼了起來。
他一貫以許軼初的師傅自居,總不能看著自己愛徒遇到危險不坐視不管吧。
思來想去,也隻有派兵增援才是許軼初最希望看到的事情,但是他知道孫連仲現在是不肯抽調兵力去景德的,他能調動的了的也隻有手上的這個加強營,但這個營是用來監視山豬和對付小鍋山八路軍的,一分了兵又會影響他整個的作戰計劃的。
但要是不派兵,那別人肯定要嘲笑他這個師傅太虛偽、太不仗義了。
最後,王金虎從孟非的這個特務連裏抽調了一個排的兵力,他準備親自帶著前往大鍋山的七鬥崖,他和常雲山交情尚好,知道常雲山也是個許軼初的崇拜者,他要說服常雲山借出一個連來,和特務排一起去增援景德。
他還沒走那,山豬卻先來找他了,說是山下來了八路軍的代表要見王金虎。
“是劉忠。”
山豬告訴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