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陝甘邊革命根據地》,中共黨史出版社1997年版。
2.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陝北革命根據地》,中共黨史出版社1995年版。
3.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西北革命根據地》,中共黨史出版社1998年版。
4.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在陝西》(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大革命時期的陝西地區農民運動》,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陝南特委》,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鄂豫陝革命根據地史略》,中共黨史出版社1992年版。
8.趙喜民:《西北革命史》,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9.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陝西曆史》(第一卷),陝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張宏誌:《西北革命根據地史》,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童世俊:《文化軟實力》,重慶出版社2008年版。
12.唐代興:《文化軟實力戰略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齊心、孫啟蒙、張守憲:《中國共產黨陝西地區組織的建立及其初期的革命活動》,《人文雜誌》1981年第4期。
14.李振民:《馬克思主義在陝西的早期傳播》,《西北大學學報》1983年第2期。
15.梁星亮:《共進社和“共進”半月刊》,《西北大學學報》1979年第4期。
16.尚季芳:《民國時期的陝西旅京學生與陝西社會》,《社會科學戰線》2006年第2期。
17.田傑、韋建培:《五四運動在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79年第4期。
18一石潔、張守憲:《李大釗和陝西革命運動》,《西北大學學報》1984年第5期。
19.袁武振:《論陝西人民對新民主義革命的貢獻》,《理論導刊》2001年第10期。
後記為了信仰,我開始了對紅色文化的研究。然而,由於本人才疏學淺,力有不逮,本書有些地方尚顯稚嫩,但我還是鼓起勇氣把它獻給讀者,旨在拋引玉之磚,使紅色文化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有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從事紅色文化的研究和宣傳,有更多的紅色文化研究精品麵世。
這些年來,自己不敢有些許懈怠,在科研中有了一點長進,但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眾多領導、老師、同事的關懷和幫助。
借本書出版之機,向關心、支持我的陝西教育學院張栓升副院長、劉宏佺副院長、文明副院長、唐宏副院長、李嬌萍教授、王西安教授、何兆華教授、蘇華教授、姚米佳教授、王劍華教授、韓新路教授、王平川教授、郭秀芬教授致以由衷的感謝和敬意。
我的博士導師、我國信息哲學的開拓者、西安交通大學鄔焜教授對我的學習和科研工作給予了大力幫助;三秦出版社的馬靜怡老師,對本書的編輯出版做了大量工作。
陝西省文化廳廳長餘華青教授、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楊發民研究員,多年來給了我熱心的幫助和指導,為鼓勵我對紅色文化的研究,也為了推動陝西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餘廳長欣然為本書作序,我將以他們的關懷,作為激勵我進步的動力。
陝西教育學院楊成軍書記、周慶華院長重視科研工作,陝西教育學院良好的科研環境,為我進行科研工作創造了條件。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陝西教育學院思想政治教育重點學科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點扶持學科的幫助。
本書在撰寫的過程中,參考了省內外許多同行專家學者的觀點或成果,行文中少不了有掠美之處。因此,對所有的相關作者一並致以誠摯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