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海經》與地理學--公元前21世紀-前221年(1 / 1)

先秦古籍《山海經》,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也是一部關於中國古代物種演化、地理變遷的傳奇之作。它的內容涉及到古代地理、曆史、民族、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天南地北,可以說是中國遠古社會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

《山海經》一書創作於先秦,但先秦典籍裏卻不能找到它的名字。到了秦統一中國之後,西漢的司馬遷才在《史記》中首次提到了它,還對它表示了不敢相信,司馬遷稱:“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

關於《山海經》的作者,學術界一直眾說紛紜。戰國時期,就有人曾明確指出它的作者是著名的夏禹和伯益。而在古籍《論衡·別通篇》中說得更直截了當:“禹、益並治洪水,禹主治水,益主記異物。海外山表,無遠不至,以所聞見作《山海經》。”但是後來有人發現書中有“長沙”、“零陵”、“諸暨”等秦漢以後的地名,據此推斷《山海經》並非大禹和伯益所作,因此,後代的人們大多認為此書並非一人一時所著。

不管《山海經》的作者是誰,都影響不了它的價值,它堪稱我國古籍中蘊珍藏英之最者,清朝《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之為“最古”的小說,魯迅先生則將它視為“古之巫書”。誇父追日、精衛填海等一係列我們耳熟能詳的傳說故事都出自《山海經》。

西漢後期,劉向、劉歆父子校書,最終把《山海經》編定成為18篇,包括《山經》和《海經》兩部分內容。《山經》從取材、內容到結構都比較樸素,它是首次對超出黃河和長江流域之外的廣大地區進行自然環境方麵的綜合概括的文字。它各部分以山為綱展開敘述,分為中、南、西、北、東五個部分。《山經》以方向和道路互為經緯,詳略不一地論述了各山有關位置、水文、動植物以及神話傳說等情況。

《海經》則用另一種散點的記述方式,內容與《山經》互為補充,除著錄地理方位外,還記載遠國異人的狀貌和風格。不過,《海經》的內容因傳聞和神話較多,在地理學上的地位不如《山經》重要。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山海經》是一部旅遊、地理知識方麵的百科全書,在地理學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我國位於亞洲東方和太平洋西部,領土遼闊,海陸相接。從遠古時候起,中華民族的先輩就在這裏生活和勞動,並對海陸自然現象進行觀察,有所認識。對此,在《山海經·北次三經》中已有記載:上古時炎帝有個小女兒,名叫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她被溺後化作神鳥,“名曰精衛”。精衛為著東海不再溺人,“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這個饒有趣味的神話故事表明,早在春秋晚期以前,已經有了為改變自然環境而要填東海成陸的幻想,標誌著當時海陸變遷思想的萌芽。

有人將《山海經》稱為一部“遺失的天書”,這是因為它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有圖有文的經典,但遺憾的是,那些古老的經圖卻都已無處可尋,留下的隻有文字以及明清以後所畫的版本。

其中,較為有趣的是《山海經》地理描寫的順序是南、西、北、東,這可能與古人“天南地北”的習俗有關。也就是說,古《山海經圖》是上南下北,與現在的地理圖的“上北下南”在方位上截然相反。

《山海經》除記述了山嶽、河流、湖泊、沼澤、氣候與氣象等之外,還記述岩石及礦物70多種、礦產地440多處。在物質資源分布方麵,此書把礦產劃分為金、玉、石、土四大類,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個分類,還根據其硬度、顏色、光澤、透明度、構造、敲擊聲、醫藥性等特性闡述了識別方法。誠如英國科學家李約瑟說:“《山海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寶庫,我們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古人是怎麼認識礦物和藥物之類物質的知識。”

科海拾貝

《山海經》成書年代久遠,曆來被認為“荒誕不經”。除了關於地理學方麵的記載之外,它還以流水賬方式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幾千年來,該書既不為正史所載,也不為諸子所傳,因而也很少被後人改動,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書的風貌和許多珍貴的遠古資料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