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方麵蓋烏斯既講究實用,也重視優雅和美觀。在蓋烏斯親自主持下,羅馬政府在意大利境內修築了許多道路,由各地通向羅馬城。每條道路不僅整齊美觀,而且筆直而無分歧,路麵鋪砌石頭,路基是壓實的沙灘,凹陷的地方都被填平,所有橫斷的河流和峽穀都架橋,道路兩旁的高度都保持平衡,每隔一定距離就樹立一根石柱,用來作為路標。又在道路兩旁每隔較小的距離放置一些石塊,以便騎士們可以不借助他人的幫助而自行登石上馬。這些道路的修建,不僅便利了交通,自殺的高盧人 加強了羅馬與各地的聯係,促進了經濟和商業的繁榮,同時也給廣大平民提供了就業機會。
有一句很有名的西方諺語說“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固然是說後來鼎盛時期的羅馬帝國公路,但是源頭仍然是蓋烏斯倡導的這條直直橫貫羅馬的公路。當然,蓋烏斯一定沒有想到,70年後凱撒就是沿著這條便捷的公路從高盧直接進軍羅馬。
五、“亞細亞行省法”,將新近獲得的帕加馬地區的征稅權包給騎士。
以往的征稅權都是包給一些大商人的。蓋烏斯把亞細亞行省的稅收權包給騎士等級,目的就是在於爭取他們的支持。這個法案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麵給騎士階層以經濟優惠,一方麵侵犯元老院對於行省的管轄權力,這就揭開騎士和元老貴族的矛盾。
所有這些措施無疑都提高了蓋烏斯在平民和騎士中的地位和聲望。這樣,蓋烏斯的改革法案,不僅得到了平民、士兵的支持,而且也得到了騎士等級的擁護。
蓋烏斯不隻是演說家,而且也是位實幹家。他精力充沛,辦事認真,工作熱情,他親自擔任一切事業的指揮和經理,在執行這些艱巨而又瑣碎的事情時,從不感到厭倦。他的刻苦勤奮精神,以及處事機敏都使大家驚歎不已,古羅馬凱撒大帝的頭部雕像甚至那些極端憎恨和疑懼他的人也對他的工作能力表示驚奇。
據說,蓋烏斯經常被一群包工頭、工程建築人員、群眾代表、使臣、地方官、士兵和學者們所圍住,要他解答各種各樣的問題,而蓋烏斯總是不厭其煩的一一予以解答。他在這些人之間卻又處之泰然,既和藹可親,又保持自己的尊嚴,而且禮貌的對待每一個人。因此,蓋烏斯得到廣大平民的擁護和愛戴。
4.改革夭折
公元前122年,在城鄉平民和騎士階層的支持下,蓋烏斯再次當選為保民官。此時的蓋烏斯,威望和權力已經空前提高,迦太基遺址 這對他的改革推進提供了助力。
而蓋烏斯在連續當選後的威望越高,元老和貴族們對他的戒備和反對也就更深、更猛烈。在越來越甚的鬥爭之中,出現了更為激烈的改革。元老和貴族們還是采取反對措施,主要的辦法是從支持蓋烏斯的社會力量中將一般的平民分化出來。於是在保民官中又出現了第二個“屋大維”——李維·德魯蘇。
李維·德魯蘇的手法和屋大維不同。他不使用否決權,迦太基遺址 而是以一些新的建議為誘餌,迎合一般公民的胃口。
蓋烏斯在連任後,繼續推行土地改革政策,但是當時的羅馬國內的國有土地已經不多了,而且還有不少貧民沒有分到土地。於是,蓋烏斯提出了一項新的法案,即移民法,把無地的貧民遷移到人煙稀少、土地荒蕪的地方去,古羅馬狄厄尼索斯雕像 來解決土地嚴重不足的問題。為此,蓋烏斯提出了一項建立33處移民地的計劃,兩處在意大利本土,另一處在非洲的迦太基,計劃移殖6 000名公民,為此他偕同他的支持者夫拉庫斯破例親往非洲視察。
在激烈鬥爭的情勢下蓋烏斯本人離開羅馬前往非洲組建殖民地,應該說犯了策略上的錯誤。另外,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對多數羅馬公民來說未必具有很大吸引力,尤其在一個受到詛咒的不祥之地。
據說,在迦太基發生了許多神譴的凶兆。先是大旗被風刮倒了,執旗人員雖然抓緊不放但旗子仍被扯為碎片;放在祭壇上的犧牲也被旋風卷走,一直散落到建城的界標之外;而界標本身也被惡狼攻擊,許多界標被狼拔掉並拖到很遠的地方。
至於在意大利授予羅馬公民權,在當時來說顯然是不現實的。而且按照羅馬法的規定,描繪伊蘇斯大戰的鑲嵌畫海外領地隻有元老院才有權處理。因此,元老派處心積慮地要破壞蓋烏斯的計劃,他們唆使保民官德魯蘇提出一個貌似激進、實際上卻無法實行的法案:在意大利境內建立12個殖民區,每處可移民3000人;其實意大利未分配的土地已為數不多,因此這是個不能兌現的、蠱惑人心的方案。而且蓋烏斯的移民法規定,移民領取份地時要向國庫交納一筆租金,而德魯蘇則提議完全免除租金,萬神殿 其目的就是在於籠絡人心。然而不明真相的平民卻信以為真,他們開始對蓋烏斯表示冷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