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節很長,很囉嗦,主要講背景設定,想要知道這本小說世界觀設定,以及這個背景的,可以看一下本章節,沒興趣的可以跳過去直接看第一章,不影響整體閱讀。)

公元2030年,中東的資源戰爭愈演愈烈,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為了獲取更多的發言權,某些極端份子研發了終極生化武器——“祈禱”,也就是後來被人稱之為“SAE”病毒的最初形態。

結果病毒的擴張速度和變異速度遠遠超出了預期,很快病毒失控,僅僅3個月的時間,便在全世界蔓延開來,不斷有城市淪陷,整片整片的區域被病毒攜帶者占據,人類不得不一退再退,尋找一個又一個的避難所。

公元2031年夏,世界衛生組織將SAE病毒定義為能滅絕人類這個種族的災難。隨著一個又一個的避難所被病毒攜帶者攻破,人類的生存麵積急劇縮小,僅僅占據了病毒爆發前的活動區域的1/500,苟延殘喘。

病毒不斷進行變異,大體分為三大類:“SAEA”病毒,“SAEH”病毒,以及“SAEW”病毒。

凡是SAE係列的病毒都是通過體液進行傳播,也就是說,隻要你被病毒攜帶者抓傷,咬傷,或者飲用被病毒汙染的水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輸血,哺乳,甚至性行為都會引發感染。從感染到病毒發作,周期一般在48小時左右,這也就讓病毒感染者有足夠多的時間將病毒擴散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SAEA病毒即最初的原始種,雖然也經過了一係列的變異,但是總的來說,這一係列的病毒攜帶者症狀並無明顯不同。凡是SAEA的感染者,會喪失理智,變成了隻知道殺戮非感染者的戰爭機器。這也是病毒研發者的初衷,但是顯然他們並不知道病毒擴散的速度會如此之快,因為凡是SAEA的感染者,除非大腦被毀外,幾乎屬於不死之身,和很多影視作品當中的喪屍十分的相像。當然,這裏人類並沒有稱呼他們為喪屍,所有的SEA病毒攜帶者,人類統一稱呼他們為——異種。

SAEH病毒為SAE病毒最恐怖的變異種,它能改變人類的基因,使人產生變異,往往會變成個體實力異常強大,長相也十分恐怖,甚至常規熱兵器都無法毀滅的異類。不過SAEH病毒數量稀少,每10萬個病毒攜帶者中都不一定能出一個SAEH病毒的變異體。

SAEW病毒則是一種潛伏期異常長的變種,據後世資料顯示,SAEW病毒的潛伏期高達2年-4年。在病毒發作前,當時的任何一種醫學儀器都無法查出SAEW病毒的病原體。SAEW攜帶者,正是人類文明滅亡的罪魁禍首,因為病毒攜帶者會在不知情,且別人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將病毒帶到任何一個避難所,從而引發新的災難。到災難後期,SAEW病毒終於被發現,軍方人員參與了研究,從而產生了另一個全新的災難,這都是後話。

公元2035年,法國亡國,第一個世界大國徹底在這個世界上消失,在法國之前,已經有至少46個小國先後消失在了曆史的舞台之中。經過聯合國緊急磋商,決定,動用核彈對重災區進行定點清洗,然後出動最後的軍事力量清繳其他災情不重的區域內的異種。

隨著第一顆核彈在米國洛杉磯爆炸,在整個洛杉磯變成一片廢墟的同時,無數枚核彈在隱蔽的發射基地,核潛艇,戰略轟炸機上發射,整個世界陷入了核轟炸的恐慌當中。事實證明,這些異種對於核輻射的抵抗能力遠遠超出人類本身,核彈造成的殺傷也遠遠的低於預期效果,這一次大清繳活動,以人類慘敗而告終。除了米國還保持著完整的政府機構外,其他幾乎所有國家紛紛被異種所滅。

其中,重災區之一的華夏國整個中東部幾乎全部淪陷,剩餘的華夏人民不得不退到西部荒涼區域各自奮戰。由於西部基建不足,加上華夏人分布區域實在太大,政府名存實亡。

公元2042年,經過和異種長達12年的戰鬥,人類終於徹底了解了異種的特性,戰鬥從最初的潰敗漸漸的進入穩固防守,最終僵持起來。

公元2051年春,災難過後,第一座被命名為“西京”的重建城市在位於中亞荒涼的土地上建立了起來,城市由高達120米的圍牆包圍,占地420平方公裏,城市內有完善的農業,輕工業係統,能維持將近40萬人口的生活。這座城市主要由華夏人構成,加之少量的來自於中亞,非洲,以及歐洲南部和東部區域的幸存者。高大的圍牆將異種隔離在圍牆之外,人類終於在災難爆發之後的將近20多年後,真正意義上有了一塊可以安全生存的土地。

公元2051年夏,第二座城市在原西伯利亞的荒野上建立,和西京一樣,西伯利亞的這座被稱為“極海堡”的城市,主要由西歐,北歐,東歐以及俄羅斯人為主,包括少量的非洲人,華夏人,棒子,城市規劃幾乎是西京的翻版。

公元2052年,米國宣布新紐約城在原米國新墨西哥州成功建立,米國政府重新建國。

公元2063年,以極海堡為首都的普魯士與俄羅斯聯邦共和國正式成立,簡稱普魯士聯邦。幾乎同一時間,以西京為首都的艾米維亞共和國宣布成立。新的國家的建立,代表著舊文明的死亡,據不完全統計,到2064年年底,地球上僅有的三個國家的人口總數加一起僅僅不到1200萬人,也就是說,災難過後,僅僅隻有不到500分之一的人存活下來,其餘的人要麼死亡,要麼失蹤,要麼變成了不死不滅的異種。人類此時實際上控製的領土麵積更是不到災難前的1/20000,工業幾乎完全破壞,許許多多的珍貴科研成果遺失,金融崩潰,人類文明至少退步60年。

這個時候的人們很尷尬的發現,人類很多地方使用的工具很先進,有的地方卻很原始,甚至很多工具不得不倒退一兩代進行使用,工業斷層十分嚴重。比如說飛機,原本先進的噴氣式發動機和渦扇發動機製造方式和設備遺失,人們不得不使用傳統的螺旋槳式的發動機。比如說武器,許多高科技武器的製作工藝流失,目前科技能製造的隻有槍支和大炮,似乎又回到了二戰時期的水平,不同的是,此時造出來的槍支和大炮的水準可都是標準的2030年災難爆發前的標準。而且隨著科學家的老去和逝世的速度遠遠超過科技恢複重建的速度,人類的工業水準不斷的退化,畸形。

公元2065年,3國最高領導人共同商討後決定,前紀元的人類文明結束,為了紀念人類的新生,廢除原公元紀年,改為新曆,公元2065年改為新曆1年。

新曆302年,經過300多年的發展,人類漸漸適應了目前的生存方式。人類使用了最愚笨,但是也十分有效的方法來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當人類想要長期開采某一處的資源時,會首先用高大的圍牆將那片區域圍起來,以防止異種侵襲,然後再在圍牆當中進行基礎建設。凡是被圍牆圍起來的區域,都被稱為城市,城市與城市之間,由一座座高達100多米的高架橋相連。高架橋分為三層,最上麵一層是8車道或者6車道的高速公路,中間一層為運輸貨物的鐵路和各種運輸管道,最下麵一層懸空懸掛著的是城市之間運營的供人乘坐的輕軌。

不得不說,經過300多年的發展,人類的工業水準幾乎倒退到了上一個文明紀元的二戰時期的水準,但是這建設圍牆和高架的速度可以說是唯一一個遠超上個文明紀元水準的傑作了。完全由自動化模塊式搭建方式,平均算下來,圍牆的話,一個標準施工隊一天可以建造100米高,3公裏長的圍牆,20個施工隊同時開工,一個中型城市所需要的圍牆半個月就能建成。6個標準施工隊互相配合一天可以鋪設5公裏長的高架,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高架路,從西京到達新漢口城,全長2400多公裏,48支施工隊分4段同時開工,3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完成了全線的鋪設工作,創造了世界紀錄。

同樣經過了300多年的發展,人類的活動區域得到了大大的增強,僅僅艾米維亞共和國,就有能生存100萬人以上的大型城市5座,能生存60萬人以上的中型城市13座,能生存20萬人以上的小型城市41座,總人口將近5000萬人,是300年前的10幾倍。城市與城市之間建立的高架通道,遍布著東亞,南亞,中亞和北非的許多區域。當然,人類活動的區域也僅僅局限於圍牆內部的城市以及高高在上的高架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