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項目三 清炒法(1 / 1)

一、實訓目標

(1)學會炒黃、炒焦、炒炭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成品質量標準。

(2)學會實訓中藥材正確的炮製方法。

二、實訓原理

炒黃即將淨製後的藥物,置於已預熱好的炒鍋內,用文火或中火加熱,炒至藥物表麵黃色或顏色加深,或微帶焦斑,或發泡鼓起,或爆成白花樣,並逸出藥物固有氣味的方法。

炒焦即將淨選或切製後的藥物,置炒製器具內,用中火或武火加熱,炒至藥物表麵呈焦黃色或焦褐色,並逸出焦香氣味的炮製方法。

炒炭即將淨選或切製後的藥物,置炒製器具內,用武火或中火加熱,炒至藥物表麵呈焦黑色,內部呈焦黃或焦褐色的炮製方法。

三、主要儀器及試藥

儀器和用具:炒鍋、鏟子、煤氣灶、刷子、盆、電子秤。

試藥:王不留行、酸棗仁、決明子、蒼耳子、牽牛子、山楂、梔子、地榆、蒲黃等。

四、實訓內容與步驟

1.炒黃

(1)炒王不留行調節火力至中火,將適量的淨王不留行投入到已預熱好的炒鍋內加熱翻炒,當80%以上的王不留行爆成白花,並放出固有氣味時迅速出鍋。將炒王不留行盛放在潔淨的盆內,放涼,稱重。

(2)炒棗仁調節火力至文火,將適量的淨棗仁投入到已預熱好的炒鍋內加熱翻炒,當棗仁爆裂聲由急劇變得稀疏,並放出固有氣味、表麵有裂隙、色澤加深時迅速出鍋。將炒棗仁盛放在潔淨的盆內,放涼,稱重。

(3)炒決明子調節火力至小火,將適量的淨決明子投入到已預熱好的炒鍋內加熱翻炒,當炒至決明子爆裂聲由急劇變得稀疏,果實膨脹,表麵有裂隙、色澤加深、有香氣溢出時迅速出鍋。將炒決明子盛放在潔淨的盆內,放涼,稱重。

(4)炒蒼耳子調節火力至中火,將適量的淨蒼耳子投入到已預熱好的炒鍋內加熱翻炒,當炒至蒼耳子表麵呈深黃色、刺焦,並有固有的香氣溢出時迅速出鍋。將炒蒼耳子盛放在潔淨的盆內,放涼,稱重。

(5)炒牽牛子調節火力至中火,將適量的淨牽牛子投入到已預熱好的炒鍋內加熱翻炒,當炒至牽牛子爆裂聲由急劇變得稀疏,果實膨脹,表麵有裂隙、色澤加深、有香氣溢出時迅速出鍋。將炒牽牛子盛放在潔淨的容器內,放涼,稱重。

2.炒焦

(1)焦山楂調節火力至中火,將適量的淨山楂投入到已預熱好的炒鍋內加熱翻炒,中火炒至外表焦褐色、內焦黃色,焦香氣味濃鬱時迅速出鍋。將焦山楂盛放在潔淨的容器內。清洗炒鍋和鏟子。

(2)焦梔子將淨梔子砸碎,果皮、種子分別炒。調節火力至中火,將適量的梔子皮或種子投入到已預熱好的炒鍋內加熱翻炒,炒至焦黃色、並有焦香氣味溢出時取出。將焦梔子盛放在潔淨的容器內。清洗炒鍋和鏟子。

3.炒炭

(1)山楂炭將適量的淨山楂投入預熱好的炒鍋內用中火加熱翻炒,炒至外表焦褐色、內部焦黃色,無焦香氣味時迅速出鍋。將山楂炭盛放在潔淨的容器內。清洗炒鍋和鏟子。

(2)地榆炭將分檔後的適量地榆投入到已預熱好的炒鍋內,先用小火炒至色澤加深,即相當於炒黃程度,改用中火炒至外表焦黑色、斷麵棕褐色、有銀白色斑點時迅速出鍋。將地榆炭盛放在潔淨的容器內。清洗炒鍋和鏟子。

(3)蒲黃炭將適量的淨蒲黃投入到已預熱好的炒鍋內用小火加熱翻炒,炒至焦褐色時迅速出鍋。將蒲黃炭盛放在潔淨的容器內。清洗炒鍋和鏟子。

五、注意事項

(1)藥量不能超過炒鍋高度的2/3,所用火力要根據藥量進行調節,及時出鍋,以免炒黃的藥物焦化,炒焦的藥物炭化,炒炭的藥物灰化。

(2)翻炒時要亮鍋底,要勤翻動,使藥物受熱均勻,避免生熟不勻的現象。

(3)當有火星時,及時噴淋清水,炒幹後再出鍋。

六、考核標準

優秀:操作熟練、規範;熟悉清炒法的目的和注意事項;能熟練完成炒黃、炒焦、炒炭的基本操作方法。

合格:操作基本熟練、規範;了解清炒法的目的和注意事項;能基本完成炒黃、炒焦、炒炭的基本操作方法。

不合格:操作不熟練、不規範;不了解清炒法的目的和注意事項;不能完成炒黃、炒焦、炒炭的基本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