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團隊(2 / 2)

眾人見麵很是愉快,初步訂了行程,交代了一些行裝和事宜,齊楚算是正式入夥,負責組織工作的瑪瑞塔又領著齊楚辦了一下午的手續,公司調度出奇的順利,倒是一些齊楚想不明白的手續卻是一大堆。置備了簡單的裝備,搬到隊伍集體居住的旅館,這一天也就到了末尾。

看著手裏的裝備,再看看同住一屋的英國佬,齊楚那叫一個酸。貨比貨得扔,人比人雖然還沒到死的地步,齊楚卻是覺得很受打擊。好歹自己野外探險的經曆也不少,怎麼都能算是個半職業探險家,可是單單從興頭上就知道自己跟人家比,絕對是外行中的外行。基本上人家是現代科技,自己是繃帶綁腿。

調查團張羅了幾天時間,總算是邁出了第一步,衝著第一站南非庫裏南鑽石礦出發。

鑽礦建於1902年,2003年11月為紀念其成立百年而被重新命名為“庫裏南鑽礦”。該礦在1905年名聲鵲起,當時在該礦內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鑽石——3100多克拉的“庫裏南鑽石”。這裏也因為這顆巨大的鑽石而聞名全球,充滿傳奇色彩。

這個南非的鑽石大礦,遠遠看去跟露天煤礦有點像,赤紅色的礦坑被四周翠綠的非洲灌木環抱著,顏色對比非常強烈,有著非洲土地特有的濃重氣息。

盡管已經開采了一個多世紀,還依稀能夠看出來火山的特質。鑽石是火山噴發時的高溫高壓在深地層形成的,麵前這個就是庫裏南鑽石礦最初發現並開始開采的火山口,據說,那顆3100多克拉的鑽石就是在這裏發現的。

調查鑽石到底是為啥齊楚不怎麼明白,但是這個民間團體的能耐卻著實不小,單看能夠在人家礦場裏麵出入自如,第一站就來到了非洲之星的老家,就知道這麵子不一般。

雖說現在不比從前,非洲礦業發展迅速,像鑽石這種高價值礦藏開采早已經現代化,但是這裏麵還是和以往的傳統一樣,保密的緊呐。人家那是鑽石,不是石墨,你說看看人家當天樣品就看看,你說參觀人家一下車間就參觀,那可不行。調查團倒是暢通無阻,就跟自家後院似的,令齊楚咋舌不止。

不過這一次下來也算是長了見識,係統了解了鑽石是怎麼鼓搗的。庫裏南礦派了專門的技術人員作為向導,細致的介紹鑽石開采的流程以及鑽石原生礦的一些知識,好在齊楚在這方麵算是小半個專家,基本知識勉強也還能能搭上話。康薩和王健自然是專家中的專家,又都跟齊楚很投緣,滔滔不絕的講著非洲豐富的礦產,對這陳列館裏麵的66麵鑽石,大談特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