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溪村,棲霞山脈外圍無數小山村中的一個,因村子前麵一條小溪蜿蜒流淌而得名。
一日之計在於晨,當陽光翻過山嶺時分,龍溪村村頭空地已經聚集了好幾十號約莫十歲出頭的孩童,有男有女,個個生龍活虎,充滿朝氣,眼神靈動,並且按修為高低排列出好幾個方隊。空地一頭用青石砌有以高台,高台上盤坐著一中年漢子,名叫李強,正是領著這幫少年進行晨練的教習,也是村子裏的狩獵隊長,每天早上負責向達到修練年齡的孩子們傳授講解引氣法門。
“引氣就是去感應天地靈氣,通過修行法門對全身經脈竅穴進行淬煉,為開辟丹田進入武道境界進行奠基……修行之路從無止境,大家切記不可懈怠。隻有十五歲前修練到引氣四層才有資格到聚賢鎮參加棲霞書院南浦分院的入院考核,進入書院才能學到高深的武學,才有可能走出山野見識外麵的大世界。”李強看著台下,重複著幾乎每天都要講的勉勵話語。李強環視一圈,眼見少男少女們漸漸進入修煉狀態,李強才暗自點頭,隨即也開始閉目修煉。
此時在村子中央的一棟木樓前,正站著一個名叫李辰的少年,李辰是村裏為數不多的孤兒之一。李辰父親本是前任狩獵隊長,然而上天不佑,七年前,山裏的凶獸暴動,波及村子,李父為保衛村子,隻身殺退兩隻領頭的九級凶獸,自己也重傷不治。那時才六歲的李辰也被凶獸的攻擊餘波震傷,奄奄一息。李辰母親為醫治李辰,事後獨自上山采藥,遭毒蛇咬傷,硬撐著等到李辰被救活後也撒手人寰。村裏也感念李辰父親等人保衛村子的功德,對戰士遺孤進行了接濟,倒也都養活了過來。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村裏養活這些孤兒,這些孤兒也要對村子有所貢獻,李辰在十歲時就被老村長分配負責打掃村裏的重地,就是他麵前這幢木樓,木樓叫藏書樓,村裏曆代人所得的一千多卷書籍都在裏麵,雖然其中大多是沒什麼用的雜記,隻有少量跟修煉有關的功法武技,品級不高,也算包羅萬象了,村頭那些少年們修行的基礎引起訣就是其中之一。可每當李辰站在木樓前準備幹活時,他都有種坐擁寶山而不可得的無奈,因為他不能修煉。
李辰家道變故後是靠村裏人接濟過活,村裏人從最初的感激到後來的憐憫,時間一長就變成嫌棄了。這一切李辰都看在眼裏,但從不表露,因為山村生活大家都不容易,他想著等到了十二歲可以修煉了,變成父親一樣偉大的人一切就會好了,於是八歲開始李辰便死乞白賴的跟著老村長讀書識字,兩年時間在老村長的默許下將藏書樓裏的書讀了超過半數。
現實總是殘酷的,當初村子裏集中所有滿十二歲的孩童傳授基礎功法引氣訣,一連三個月,眼看小夥伴們都先後成功引氣,可李晨由始至終都毫無氣感,連靈氣都感應不到還談什麼引氣修練,到最後老村長和李強隊長經過檢查得出結論,李辰因為當年受傷導致身體孱弱,經脈閉塞,除非能找到三品以上的高級靈藥以外力相助,否則不能修煉。打那以後村裏人背地裏就從嫌棄變成了嘲諷謾罵了。好在李辰個性堅毅,雖不能修行,也沒放棄過,該掃地掃地,掃完地該讀書讀書,至於外人說什麼,李辰一直秉持不聽不問也不爭辯的原則,因為他明白,活著很重要,而他李辰是靠接濟活著的。
思緒紛擾中李辰已經打掃完木樓,找了個角落從懷裏摸出個發硬的窩窩頭,李辰隨手翻開了一本沒看過的破舊書籍開始閱讀。
大秦遊記,裏麵記錄大秦帝國的地理情況,原來李辰所在的國家叫大秦。大秦帝國疆域寬闊,有九州,一州之地約數萬裏下設九郡,一郡方圓幾千裏不等下設九縣,大秦定都洛州,而李辰所在的龍溪村隸屬於聚賢鎮,而聚賢鎮不過是南浦縣城外四方之地設立的四個市鎮之一,南浦縣城隸屬於棲霞郡城,棲霞郡城隸屬於越州城……
”世界原來可以這麼大!不知道大秦之外有什麼?“放下書籍李辰沒由來的冒出這個想法。隨即又翻開一本修行雜談,一下勾起了李辰的興趣。
世間修行旨在以武入道,武道通過靈力修練實現,人族先賢發現靈氣的存在並以此創出各種修練法門,經年累月成為體係。武道九重天,每一重分為初、中、後期及圓滿四個小境界,進入武道境界的修士身體受到靈力洗禮,自身壽命也會增加,普通人壽命不過短短幾十年,武道三重能活到兩百歲,武道六重能活五百年,傳聞到七八九重每一重能增加千年壽命,此等強者早已絕跡江湖了……
武道修行離不開各種武學秘術,分為天地玄黃四級,每一級分下中上絕四品,天級武學秘術是傳說中的存在,大秦帝國的鎮國武學也不過地級下品,一本玄級武學都能在江湖上掀起一場腥風血雨了……
武道修行爭鬥不斷,有煉器師能根據材料等級不同煉製出對應九重境界的一到九階秘寶,每一階又細分為下中上絕四品,戰鬥時有秘寶加成如有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