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種種疑團
三日後,權禹王登基為帝。
如此的行事匆匆,我想連龍袍都是叫人連夜趕製的吧,但分析起來這卻不失為明智之舉——早日確立自己的帝位,以免夜長夢多。
這幾天我被軟禁著,雖然依舊是好吃好喝地供著,每日定時有太醫過來查看我的病情,但無論我問什麼,他們都三緘其口,顯然事前被嚴厲地交代過。
我沒有見識到這次登基大典,但是我能想象得到太監是怎樣扯著尖細的喉嚨宣告權禹王受命榮登大寶,而這肯定說是大胤皇太後的旨意,末端肯定蓋有那鮮紅的鳳璽印章。
這幾天我什麼都不能做,我又想起了福兒。聽說昭嬌知道福兒死後,一點也不留戀自己的孩子,也自殺身亡了,她之前愚蠢的行為害了她的弟弟也害了她自己。而我一直在想福兒與朱妘到底是怎麼死的,那天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我仔細回想以前後宮發生的種種,想從中發現些蛛絲馬跡,我隱隱地猜測到什麼,現在卻無法求證。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如果早知道終會有今天這樣一個結局,我當初不惜篡改遺詔讓顓福登基又是為了什麼?顓福當皇帝當得並不快樂,可是這孩子一直為了我在努力,這我是知道的。隻是我內心清楚這皇位來得不明不白,所以才更加嚴厲地要求他,希望他不會辜負這奪來的皇位。
我與顓福的關係從什麼時候開始產生裂痕了呢?恐怕是從要求他大婚開始的。
可是這我難道做錯了嗎?男大當婚是天經地義之事,何況作為一個皇帝。
莫非我選擇朱妘是個錯誤?為了選擇這樣一位有利於皇權穩定的皇後,我甚至拋棄了自己家族的利益,沒有選擇玳君。
是因為他氣惱我拆散了他與玳君嗎?可是玳君無法生育還一直霸占著聖寵,後宮遲遲沒有子嗣,遇到這樣的情況我不該製止嗎?
朱妘和孩子到底是怎麼死的?到底是顓福殺了朱妘還是朱妘毒死了福兒?顓福又為何要殺害自己的皇後與孩子呢?
可悲的是我百思不得其解。
桌上地下已經滿滿都是黑字白紙,我執筆低頭繼續為顓福抄寫地藏經文,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近似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