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未來近14億中國人21世紀的複興夢呢?就是每一個中國人通過自己在創業和就業中的奮鬥,實現自己安居樂業的需要以及所追求事業的成功;就是數億向往城市的人到城市裏工作、居住和生活,成為新市民,並且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就是每一個中國人通過誠實合理納稅,希望政府能提供、建立和建設滿意的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和公共設施;就是每一個中國人工作和生活在生態優美、整潔衛生、空氣清新,並安全的環境之中;就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心情舒暢,工作和生活在自由、民主、平等、公平、公正、正義和有秩序的和諧社會之中;就是通過近14億中國人同舟共濟、艱苦奮鬥,憑著根植於中國夢的中國精神,再經過30到40年的努力,到21世紀中葉時,把中國建設成一個人民富裕、國家強盛、社會安定、生態環境優美的社會主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在21世紀的偉大複興。
二、艱難的複興之路
為什麼要寫這樣一本書,並起書名為《艱難的複興》,從中國的國家利益講,需要在21世紀實現中華文明的複興,國家和民族的振興及現代化。然而,前途雖然光明,道路是曲折和艱難的。尤其是未來的10年,是一關鍵的時期,外部形勢嚴峻,內部諸事險惡。中國能突圍這樣一個關鍵而又充滿困境的時期,順利走上複興的康莊大道嗎?
(一)外部圍堵和複雜的國際關係
在整個21世紀中,中國複興,從對外關係上講,最艱難的是未來的10年。
美國於20世紀崛起,在蘇聯解體後,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中國發展,由於其人口是美國的4倍多,隨著經濟的發展,在21世紀中,總量必然要超過美國,成為經濟第一大國。而美國將保持其在21世紀的世界領導地位,這是其最為關切的國家利益。雖然,中國一再表明,無意謀取世界領導國家地位。但是美國仍然不放心。美國對中國複興的遏製,成為維護其國家利益的重要行動。
從中國的周邊關係看,北有俄羅斯重振強國及對中國的戒心,西有美國插手的阿富汗及中亞,西南是有恩怨的印度,美國也正在爭取南部的緬甸,東北和東南越南、菲律賓和日本等與中國有領土和領海糾紛,而且美國與日菲又結成同盟,朝鮮局勢動蕩不定。中國在亞洲的崛起,同時也引起周邊一些國家複雜心態,恐怕其利益受到影響,戒備和防範中國,甚至拉美國來做後盾。而美國從中東抽身,將戰略重點布置在西太平洋,與之遙相呼應,形成對中國的圍堵格局。
在這10年中,美國移民將繼續增加,人口結構保持年輕化;吸引世界資金入美,包括中國資金;控製債務和赤字;維護美元地位,壓製歐元升勢,阻擊人民幣擴張;領先世界科技;再工業化和重振製造業;保持美國21世紀成為常青藤國家,保持領導地位不受撼動。
從美國的國家利益講,這10年中,美國必定會利用巧實力,通過外交運作,形成以亞製華,以亞耗華的戰略。中國的科技競爭力,雖然追趕,還是不能與美國抗衡;由於政治關係,不能與日本、韓國形成自由貿易區,發揮經濟互補優勢;大量的財力將消耗在應對美國軍事圍堵和周邊國家摩擦方麵;中國對中東原油的依賴性較強,隨著家庭汽車的普及,可能越來越強,美國能源革命後,從中東撤出東移西太平洋後,中國為了原油供應的安全,可能要替代美國去那裏維持秩序。
這10年中,由於極端共產主義在20世紀給人類造成了極大的災難,相當多國家的政黨和人民對其都無好感,美國21世紀又將防止法西斯納粹主義、極端共產主義和極端恐怖及宗教主義死灰複燃列為維護世界安全的三大任務。因此,我們堅持的共產主義理念,可能遇到前所未有的孤獨。
當然,對於大國來講,經濟實力是國家關係的基礎。到2022年時,中國GDP總量將與美國相當,現在還少年的中國,屆時將成為青年;而美國將從壯年,成為壯老年。因此,自那以後,可能隨著國力的增強,周邊一些國家拉美國做後盾對中國的挑釁將視中國的實力而減少直至停止;許多國家將考慮中國發展對他們的帶動,加上中國更有實力幫助這些國家,承擔更多的義務,所以容易形成中國與周邊更緊密的合作和共同發展關係。
從更長遠看,需要特別指出的是,2022年後顯現,2030年以後加劇,中國最大的危險是人口持續減少和嚴重的老齡化。世界上許多中立和客觀的學者,對中國2100年人口規模高中低不同方案的預計,分別為5億、7億和9億。相當多的人口學家認為,樂觀講,中國2100年人口規模超不過8億。因此,2030年後的風險主要表現為:經濟活力不足,養老成本上升,國際競爭力下降。遠期看,在21世紀的下半葉,給那時中國帶來的國際競爭問題,將使美國可能達到6億人口,印度可能為17億,中國可能為6億。中華民族將永遠處於美國和印度的夾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