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作為世界人口大國,隨著未來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中國的GDP規模必定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同時,中華文明也將實現偉大複興。這需要大約30年的時間。然而,這經濟騰飛與文明複興的30年,並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坦途,在國家關係、地緣政治、投資貿易、國際貨幣金融體係和對外文化交流等方方麵麵,都將是一段艱難的曆程。但無論如何,由於經濟總量規模之巨大、增長潛力之強勁,中國的和平崛起、文明複興,作為21世紀人類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任何力量也無法阻擋的客觀趨勢。
任何國家或文明的發展,都有其不同的曆史階段。就經濟發展而言,如同人的壽命一般,通常也可以分為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壯年、中老年、老年和暮年等階段。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工業和軍事占據了主要地位,而其基礎是經濟和科技;同時科技進步也要仰仗經濟實力的增強。因此,經濟實力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作用至關重要,也是國家發展階段的顯著標誌之一。
立足當下、展望未來,中國的複興之路,以約十年為一個階段,可大致分為艱難歲月(2013—2020)、蓬勃發展(2021—2030)和偉大複興(2030—2040)三個曆史階段。
(一)最為艱難的八年(2013—2020)
2013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攻堅階段;而自此開始的八年時間,也將是我國複興之路上最為艱難的歲月。在這一階段中,我們既要麵臨來自國際上的各種挑戰,又要應對來自國內的各種壓力,同時還要完成這一階段的改革與發展的任務。
1.麵臨複雜的國際環境
中國近兩年來與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等周邊國家在東海與南海等海域的領土糾紛不斷升級,並直接影響到了經貿合作關係;中美關係也正在走向微妙的階段,在外交場合摩擦衝突不斷;中國與歐盟、美國及其他新興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戰也一再打響。因此,如何突破圍堵、度過這一摩擦階段,是我國麵臨的重要對外課題。
如前所述,經濟是軍事、外交和地緣政治的基礎。從目前世界經濟格局看,2011年以現價美元計價的GDP規模,美國達到了15.09萬億,占全球GDP的21.57%,處於絕對優勢地位;中國7.30萬億,居世界各國第二;第三是日本,為5.87萬億。中國在2010年規模還與日本相當,目前已經拉開了與日本之間的距離。與中國鄰近的俄羅斯為1.86萬億,印度1.85萬億,而其他金磚國家中巴西為2.48萬億,南非則為4.08萬億。
從長期看,如果中國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能保證內部相對安定,世界經濟格局在十年內將發生重大改變。這種變化反映在經濟規模上,即中國的經濟發展總量將逐步趕上美國,與美國的GDP規模相當。到2020年,美國可能將達到19.67萬億美元,仍可能居世界各國第一;如果保守估計中國年均增長速度為7.2%(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幣升值幅度為30%,約將達17.74萬億,與美國GDP總量相差2萬億左右。如果樂觀估計中國經濟年均增長速度7.6%,人民幣升值總幅度為40%,則GDP規模為19.75萬億,將與美國GDP規模相等。而屆時日本GDP為7萬億左右,中國GDP規模與目前處於第三位的日本,將會擴大到一倍以上;印度GDP規模為4萬多億,俄羅斯為2.8萬億左右,而巴西約為3.5萬億。這些國家與中國的經濟實力將不在同等量級上。因此,2013年到2020年,是世界大國經濟實力消長變化的八年,隻要中國把握好機會,就將在這一格局變化中占據有利地位。
然而,中國要想在這一變化過程中把握先機,就必須處理好中美關係和與周邊國家關係的問題。
(1)明確中美關係定位(2013—2020)
接下來的八年,是中國經濟發展和強盛國力最關鍵的時期。對比中美經濟力量和國家成熟程度,中國目前處於少年階段,而美國正當中年。無論經濟科技實力或是軍事力量方麵,中國都不可能與美國對抗。在未來的八年中,中國將從少年期步入青年期;美國則從壯年向中老年階段發展。在這一時期中,中國製造業總量還將進一步擴大,結構將進一步升級;實物貿易量將位居全球第一,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也會隨之逐步提高;人力資本的規模會擴大、質量將提高,技術進步對經濟的貢獻率提高至60%;人民幣對美元將升值約30%到40%。樂觀的結果是,八年後中美總體經濟規模將持平。由於屆時中國仍然處於上升時期,而美國處於放緩階段,那時格局會變為青年的中國麵對中老年的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