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日,清朝反動軍隊借口搜捕曲詩文,在馬連莊一帶肆意"奸淫搶掠"。群眾持棍、棒、鋤、矛,奮起反抗,一鼓作氣,全殲清軍官兵300人。7月3日,曲詩文於南嵐村宣布起義,號召群眾奮起同清朝反動統治階級鬥爭。起義軍以馬山埠為根據地,屯駐數萬人,"又分眾為四路,駐守要害","附城要隘設卡"駐重兵。全縣農民群起響應,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到十幾萬人。7月6日,曲詩文率眾攻打萊陽縣城。他親赴陣前,指揮大軍晝夜猛攻。萊陽敵軍惶恐萬分。山東巡撫孫寶琦急調登州鎮總兵李安堂、第五鎮第一協統領葉長盛帶大軍鎮壓。李安堂是一個十分凶狠狡詐的家夥,他一麵乘鄉民不備,"乘夜進兵",一麵又施展"和平解決"的故伎,誘脅起義軍繳械投降。曲詩文堅定果敢,堅決拒絕了敵人所謂的"調解",在萊陽城下同清軍大戰。接著,清軍向馬山埠根據地猛撲。起義軍實力不敵,遭到失敗。萊陽附近的海陽、榮成、曹州農民也卷入這一鬥爭,曲詩文聯合招遠郭福年謀求再次起義,未果。1914年,曲詩文被捕殺。
萊陽抗捐抗稅及各地人民的鬥爭,鬧得清統治者陷入不知所措的困境,表明新政遭到人民的普遍抵製和憎惡。
《民立報》創刊
10月11日,《民立報》在上海創刊,於右任主辦,自任社長,宋教仁、範光啟、景耀月、章士釗等先後主編,徐天複、呂誌伊、馬君武、王無生等編撰,沈縵雲、龐青城、孫性廉、張人傑等資助。日出四大張,最高銷售量逾2萬。內容分論說、批評、紀事、叢錄、圖畫5部,師承《民呼日報》、《民籲日報》的宗旨,提倡國民獨立精神,以建立獨立之民族和獨立之國家。抨擊清政府的腐敗,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鼓吹民族民主革命,呼號推翻封建專製政府。1911年成為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機關報。《民立報》從創刊到最後被查封,主要有以下一些內容。
.揭露清廷偽立憲騙局。對清廷偽立憲的鬧劇,《民立報》給予大膽揭露和抨擊,號召國民拋棄幻想,團結起來,挽救國家。《民立報》發表的首篇社論《中國萬歲!國民萬歲!》指出:"有獨立之言論,始產獨立之民族,始能衛其獨立之國家。言論也,民族也,國家也,相依為命。"1910年10月12日,該報發表《人道主義論》的社論,主張以人道主義治國,既反對專製主義,又反對資產階級集團專製,主張全民的民權主義,民不分貴賤貧富,均可參政,使國家政權成為全民意誌的代表者和執行者。1910年4月12日,該報發表《告袁篇》的社論,揭露清廷偽立憲陰謀,表示要推翻清政府的決心。此後,該報揭露"中央資政院"和各省"諮議局"均為裝飾品,各級官吏一如既往仍專橫腐敗。1910年11月13日發表的《從國民道德上推論中國之存亡》的社論,對中央資政院和各省諮議局進行了揭露,指出:"官吏之鉗製輿論,以固權屍位之私計者,其人尚不足深責,若中央資政院與各省諮議局,……朝廷僅稍假詞色,即不難中奪其為民請命之懷,轉而仰鼻息於三數權貴,乃至一啼一笑,亦惟相公之頤指是視,功名富貴逼人來矣,國利民益,直不暇複勞其計慮。充其極,苟可以利便一己之事,雖捐棄吾民之生命財產,以為若輩榮崇代價,亦竟有悍然而勿恤者矣。……受全國人民付托之重者,其道德之汩沒也如彼。為學界、實業界之領袖者,其道德之墮落也又如此。今日之中國尚有如何之希翼,而有恃無恐乎?人心已死,天意難回,既無外憂,亦將內潰。"號召國民拋棄清廷,以免上當受騙。
.號召推翻清政府。1911年8月下旬,四川保路運動迅猛發展,該報大量報道四川路潮的消息,聲援路潮,揭露清廷。趙爾豐血腥鎮壓川民後,該報給予連篇抨擊,宋教仁在9月28日所寫的《葡國改革之成功》的社論,宣傳效法葡國革命,推翻清廷,他敘述了葡國政治如何腐敗、國王無道、政府專製、人民忍無可忍,遂起而革命,一晝夜間便推翻國王。我國國民也不堪忍受清廷的殘暴統治,也可效法葡國,推翻清政府,另建新國家。
武昌起義後,1911年10月13日,該報發表《長江上流之血水》的文章,聲援武昌起義:"黃鶴樓頭兮,忽樹革命旗。……革命黨者萬惡政府之產兒,故有倒行逆施之政府,欲求天下不亂不可得也,何耶?製造革命黨也。天乎!天乎!誰為禍首,使天下糜爛至此,政府尚不自罪?!"10月10日,該報曾發表《論共和之秩序》的文章,宣傳共和國為自然或天然秩序之國家,遠遠優於君主立憲之國製,隨後該報又發表一係列文章,論及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力主建都南京。12月24日,該報發表了《歡迎孫中山先生歸國辭》,對孫中山極為推崇:"先生所主持者,民族、民權、民生三大旨耳,著著實行,誠為祖國造無量福也。……黃浦之濱,數百萬眾,拍手揚巾,歡欣鼓舞者,為歡迎先生而來也。歡迎先生者,歡迎東亞自由之神而造福生民於無窮遠盡也。"12月30日,該報報道了孫中山當選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臨時大總統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