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曆史未解之謎(2)(1 / 3)

可是即使作這修改管還是解釋不了觀測到的天體運行觀象。托雷米隻好再作進一步的精細修改,提出了偏心理論,說地球是在所有主要的殼正中央,而是稍有偏離的,這個解釋就夠使古代天象觀察者意了,但後來經過更精密觀測,這個理論又必須進一步修改,最後此說變成一大堆運轉不靈,大小不同的偏心球和周轉圓,約共有80個殼和球體。其後的1000多年,西方思想主要因托雷米的兩本書而蓬勃發展。托雷米所著《地理學指南》發表後,曆1400年被奉為人類曆史上第一本世界地理集,而根據這本書所繪地圖至公元1500年尚有出版。正由於托雷米所繪地圖將亞洲繪得太大,以致看來向東伸展極遠,促使許多人相信乘船西航真能繞到“印度群島”去。托雷米的“至大論”共13卷,論述天文學知識,當時亦公認為天文學最權威著作,直到16世紀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發表日心說,才把他的地心體係說推翻。

波斯征服者塞洛進駐被其攻陷城池。

盡管如此,他仍是公認的天才橫溢的科學家和天文學家。雖然現代隻有很少人認為托雷米是地理學家,但大家仍稱他為天文學家。不過,最後美國巴爾的摩市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天文學家牛頓,對托雷米的天文學家地位,也提出質疑。牛頓的判斷是在徹底分析托雷米的思想方法和數學法則之後作出的。牛頓的結論直截了當,他說“天文學家”托雷米根本不是天才,而是騙子。

牛頓著了《托雷米罪狀》一書,書中結論指出,托雷米為支持自己的理論,不惜捏造觀測結果,甚至纂改早期天文學家的發現和觀測記錄,牛頓慨歎《至大論》竟然取代了較早天文學教本的地位,“使我們失去了許多真正可取的希臘天文學著作……因此對托雷米隻能下這樣一個定論,他的著作窒礙天文學著作……因此對托雷米隻能下這樣一個定論,他的著作窒礙天文學發展比任何其他書籍都嚴重,如果沒有他的書,天文學會有更好的發展”。

牛頓要證明他這種石破天驚的論斷,首先拿托雷米在特定時間內看到月亮位置的數值記錄,與我們今天知道當時月亮所在確實位置的數值比較。托雷米宣稱的觀測結果極欠準確,不能借古代儀器不夠精密來搪塞。托雷米的觀測常常還不及較他早幾百年,以肉眼作的同樣觀測那麼準確。托雷米的誤差超過整個數值四分之一。乍看這誤差似乎不算多,不過這等於表明托雷米將儀器瞄準月亮邊緣,而不是瞄準月亮中央,即使是略知一二的生手也不該犯這樣大的錯誤,天文學家就更不用說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錯誤數值正好與托雷米自己假設的天文公式的數值相合。此外,他在一年中不同時間觀測太陽位置後記下的數值,也有巨大的誤差。同樣值得懷疑的是,這些數值竟然跟他那所謂藉觀測經驗驗證過的數值及說法完全相符。那麼托雷米是否可能拿觀測結果耍花樣。甚至捏造些數字以配合他的說法呢?一個真正的科學家必須事事力求精確,應該拿觀測結果重考驗自己的說法,托雷米曾否這樣做?

牛頓宣稱托雷米有一次甚至報道一項沒有人能做得到的觀測,這等於宣布自己是個騙子,托雷米說這項觀測是古代天文學家喜帕恰做的,提及的是公元前200年9月22日下午6時30分的一次月蝕。但是我們知道那一天月亮在托雷米記載的時間之後半小時才升起來。因此,要不是原來觀察記錄屬杜撰,但是托雷米應該看出來,或者就是托雷米纂改了喜帕恰斯的觀察結果,又或者觀測結果是自己捏造而硬說是廣受當時的人尊敬的喜帕恰斯所述,以此為自己編造的數值增加聲勢,喜帕恰斯的記錄原本現在已失傳無從查究;不過他說的月蝕時間正好跟托雷米理論所預測的完全吻合,牛頓就十分肯定是誰在耍把戲了。

說來奇怪,進一步證明托雷米是個江湖騙子的事情卻不是誤差,而是使人難以相信的高度準確數值。牛指出,有地位的科學家莫不明白,不管是在實驗室內還是在實驗室外測錄得來的數值,都一定會發生誤差,這可能由於觀測時人站的位置與測量儀器所成角度造成影響,或由測量方法未盡妥善,更可能是測量儀器不夠精密。科學家要克服這些困難,唯有作若幹次同樣的測量,然後取其平均值,如果每次測量都盡可能做到最準確,其誤差會互相抵消。因此,原始數值必須會比正確數值大一些或小一些,這種模式和大小可以用統計學來預測。但是牛頓說托雷米的計算常常沒有這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