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2007年,在自治區文化廳黨組的領導與關懷下,固原博物館的領導班子完成了新老交替,組建了新的領導班子。在總結和汲取前任領導班子的先進經驗和良好做法的基礎上,我們站在新的起點上,對固原博物館的發展進行謀劃,創新工作思路,確立發展目標,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指針,以事業單位創新業為方向,以設施改善、業務精良、產業發展、管理規範、隊伍肯幹為總的奮鬥目標,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力爭“兩個效益”的統一。總的工作要求是:圍繞設施改觀抓項目,圍繞業務精良出成果,圍繞產業發展鋪攤子,圍繞管理規範建製度,圍繞隊伍肯幹定措施。在總的工作思路和發展目標的統領下,我們搶抓機遇,經過近五年的發展,基礎設施、業務建設、陳列展覽、科學研究、藏品征集等各項工作齊推共進,上了一個新台階,達到了一個新水平,超前謀事、激情幹事、同心共事、合力成事的和諧發展局麵業已形成。

科學研究是博物館業務建設的基礎工作,也是博物館的功能之一。集腋成裘,蔚成大觀,盡管我館過去在科學研究的諸多研究領域,如北方青銅文化、絲綢之路與中西文化交流、隋唐中亞粟特人研究、區域文物考古文化等方麵成果豐碩,先後編輯出版專著7部,發表研究文章及論文近200篇。但在浩瀚的學海中,探究沒有止境,仍需要奮力前行。2008年,我們懷揣學術研究“更上一層樓”的願望,創辦了《寧夏固原博物館館刊》(半年刊),期望通過這樣一份刊物給同誌們提供一個“練兵場”,打造出一支業務精良的隊伍,解決一些同誌辛辛苦苦撰寫的東西沒處發表和發表不了的問題,為同誌們的職稱評定、待遇解決及早創造條件。待條件成熟時,彙集成冊,結集出版。迄今為止,該刊已經內部發行6期,刊登各類文章120餘篇,今天看來,我們的初衷實現了。且“練兵場”的作用有所延伸,已經擴展成為固原市境內文博係統進行學術探討的“小陣地”,充分發揮了傳幫帶的作用。“謀度於義者必得,事因於民者必成。”這既是利眾的好事,又是推動學術發展的得力舉措,一舉多得,令人高興。

《固原文博探究》是我館結集出版的第一本文集,分“管理縱橫”“考古調查”“考古紀實”“文博論壇”“墓誌碑刻”“展示教育”“文物叢談”“文苑雜談”等欄目。收入本書的98篇文章是刊發在《寧夏固原博物館館刊》文章的基礎上精選出來的,絕大多數是我館工作人員的作品,其餘文章是固原市基層文物部門同行撰寫的,我們盡收其中,真可謂“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收部分文章已經見諸《中國文物科學研究》《絲綢之路》《寧夏社會科學》《寧夏大學學報》《民族藝林》《寧夏師範學院學報》等國內公開的刊物中。為了展示《館刊》中刊發文章的全貌,我們仍然將這些公開發表的文章編入其中。

有道是,“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由於這本冊子是我館結集的第一本文集,雖然我們盡最大之力進行“美化”,但由於諸多原因,定會存在著一些瑕疵,對有些問題的探討可能還不全麵,也不係統,隻是點到為止。學問無止境,探究無盡頭,我們熱忱歡迎學界同仁提出批評意見和建議,為了共同事業的進步共勉!

韓彬

(中共寧夏固原博物館支部書記、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