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方山區種草養羊實用技術百問百答》是一本內容全麵,論述簡練、深入淺出,基礎理論同生產實際緊密結合的實用性圖書。全書分為4個部分:羊的品種、主要牧草及飼料作物、羊飼養與繁殖技術、羊常見疾病與防治。書中結合貴州山區獨特的立地條件,提出112個問題,涵蓋了貴州山區種草養羊過程中的“種、飼、養、病、繁”各方麵的技術問題。這是一本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的好教材,它便於農戶自學,也是農村科技輔導用的良好參考書。
我特別讚賞本書采取的一問一答的寫作形式,問題的提出,就蘊含了邏輯歸納。它擺脫一般浮泛議論,引導讀者直達問題的核心。提出問題就凝練著對問題的理解。我們常說“命題本身就孕育答案”,問題的提出,揭示了本書編者對養羊有關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的全麵認知。本書精選的這112個問題,表達了編者對問題的真知灼見。
這112個問題實質上提供了一個總答案,這就是,在貴州包括整個西南岩溶地區均適於種草養羊。
筆者在雲貴高原,尤其在貴州省,有半個多世紀的草地生態畜牧業情緣,我深深理解這裏對草地畜牧業的發展有著迫切需要和殷切期盼。雲貴高原是青藏高原向東南沿海平原的過渡地帶,屬於中國大地貌的第二台階,山高坡陡,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上下,沒有酷熱和嚴寒,是生物的天堂,包括農用動物和農用植物。但雲量多,光照不足,許多籽實作物難以豐產,而植物的營養體卻能茂盛生長。植物的營養體積累的營養物質,一般比籽實收獲多3~5倍。因此,貴州是飼養草食家畜的好地方。可惜過去由於“以糧為綱”政策的誤導,農田開墾過度,在這樣山高坡陡的地方,土地開墾指數過高,較好的水熱條件得不到發揮,導致水土流失嚴重,淪為石漠化的重災區。而種草養畜這一生態重建與經濟發展相適宜的模式,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貴州省通過草地生態畜牧業的實施,已經積累了豐厚的種草養畜的經驗和科技力量,也形成了良好的群眾基礎,創造了從威寧模式到晴隆模式的成功道路。在這期間,又得到了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中央政府的關懷,草地生態畜牧業在全省範圍內已經蔚然成風。
貴州省長期實施的草地生態畜牧業及產業化扶貧,不但保持並改進了生態健康,也在經濟建設、農民脫貧致富方麵取得顯著成績。貴州草地生態畜牧業這麵旗幟,不但在國內起了帶頭作用,在國際上也有一定影響。
《中國南方山區種草養羊實用技術百問百答》一書的出版發行,必將得到廣大山區農民和農牧業科技工作者的廣泛歡迎,為貴州省草地生態畜牧業的大發展作出貢獻。
貴州山川秀麗、氣候宜人、資源富集,屬亞熱帶溫濕氣候,其特征是立體氣候明顯,光、雨、熱同季,適宜多種生物生長,是發展現代羊產業比較理想之地。為了讓廣大農民群眾早日脫貧致富,為了治理石漠化和開展生態建設,中共貴州省委和貴州省人民政府決定把發展現代羊產業作為一項主要產業來抓、來帶動,這個決策是完全正確的。因為養羊業是一項投資少、周期短、風險小、見效快的常青產業;同時,養羊還可以充分利用荒山草坡上的天然牧草、利用人工栽培牧草和各種農副產品,不與人爭糧,大多數農戶都可以養殖。但是,貴州養羊業的發展很不平衡,有的地區養羊曆史悠久,富有養羊經驗,羊產業發展相對比較順利,而有不少地區才開始養羊,一切從零開始,遇到的問題則比較多。
養幾隻羊,或者養一小群羊,說容易也容易,但是要養好羊,特別是要養好上規模的現代肉羊並不簡單。養好羊是一個複雜的係統工程,它涉及羊產業中各個主要生產環節的組織和基本技能;涉及不同生態經濟條件下山羊、綿羊品種的選擇,不同種類羊群的營養需要和飼養管理特點,荒山草坡的合理利用,飼草料資源的開發、加工、調製和利用,羊的選育、改良和繁殖,疫病防治,羊產品的初加工、營銷和市場開發等。
為了幫助廣大養羊戶或養羊企業、基層幹部和基層技術人員掌握科學養羊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貴州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獨具匠心地組織了一批養羊專家和富有養羊實踐經驗的第一線工作者,編寫了《中國南方山區種草養羊實用技術百問百答》一書。全書分為四部分,包含112個具體問題,每個問題都來源於生產實踐,回答問題深入淺出,言簡意賅,易看易學易懂。為大家在發展養羊業的實際工作中當參謀、做向導,並希望力所能及地解決一些具體問題,促進全省現代羊產業的迅速發展。因此,這本書是廣大農戶(養羊企業)、基層幹部和基層技術人員養好羊、指導生產實踐和“發羊財”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特向大家推薦並為之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