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在統一全國前後都開鑿過大運河。大運河始鑿於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了爭霸中原,利用長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蘇州經無錫至常州北入長江到揚州的“古故水道”,並開鑿邗溝(自揚州到江水,東北通過射陽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秦、漢、魏、晉和南北朝時期,河道時有開鑿和延伸。
587年,隋為興兵伐陳,從今淮安到揚州,開山陽瀆,後又整治取直,中間不再繞道射陽湖。煬帝即位後,都城由長安遷至洛陽,同時開始大規模的運河整治與開鑿。
605年,他下令開通濟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陽西郊引穀、洛二水入黃河;工程東段自滎陽縣汜水鎮東北引黃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經商丘、宿縣、泗縣入淮。通濟渠又名汴渠,是漕運的幹道。608年,開永濟渠,引黃河支流沁水入今衛河至天津,繼溯永定河通今北京。610年,又開江南運河,由今鎮江引江水經無錫、蘇州、嘉興至杭州通錢塘江。至此,以洛陽為中心,由永濟渠、通濟渠、山陽瀆和江南運河連接而成,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長2000多公裏的大運河已基本成形。
隋代在橋梁建設上有較大成就。在今河北趙縣的南洨河上的安濟橋,建於隋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元年(595-605),是一座單拱敞肩石橋。主拱由28道拱券縱向並列砌築而成,橋長64.4米,淨跨37.02米,弧矢7.23米,矢跨比(跨徑與矢高之比)小於1/5。拱券的寬度,拱頂9米,拱腳處9.6米。在橋拱兩端的橋肩處又各砌2小拱,靠橋堍的小拱淨跨3.81米,近橋中央的小拱淨跨2.85米。合理的橋址選擇,采用縱向並列砌築法,橋形為敞肩拱,跨度大而弧形平,兩端橋肩處砌小拱等,這既是安濟橋的特點,也是隋代造橋技術上的創造。
618年,唐立國後,改大興為長安,改東京為洛陽,又稱東都。長安城平麵呈橫長矩形,東西寬9721米,南北長8652米。城內北部正中建內城,東西寬2820米,南北深3336米,麵積9.4平方公裏,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深1844米為皇城,城內集中建中央官署;北部深1492米為宮城,內為皇宮、太子東宮和附屬設施。
宮城北倚外郭北牆,牆外為內苑和禁苑。城內由9條南北向街和12條東西街縱橫交叉構成了棋盤狀的街道網,並把外城區分為110個規整的裏坊。主要城門都有3個門洞,中間為皇帝專用,左右供臣民出入。幹道上也是中間為禦路,兩側是臣民用的上下行道路,兩側植槐為行道樹,最外側為排水明溝。城內東西兩市各占兩坊之地,麵積都在1平方公裏以上,每麵開二門,道路網呈井字形,內開橫巷,安排店鋪。長安還建有大量寺觀,8世紀初時有佛寺91座,道觀16座。長安有大量西域中亞商人,還為他們建有波斯寺、祆祠和基督教支派景教的寺院。洛陽城平麵近於方形,南北最長處7312米,東西最寬處7290米,麵積約45.3平方公裏。洛水自西南向東北穿城而過,分全城為洛北、洛南兩部分。洛北區西寬東窄,故隻能把占地大的皇城、宮城建在西端,把坊市建在洛南區和洛北區的東部,形成宮城位於全城西北角、東北角和全城的南半部為坊市的布局。全城共有103個坊、3個市,南北兩區街道雖不全對位,但都是規整的方格網,裏坊大小基本相同,街道網也比長安勻整。
傅熹年在對長安、洛陽遺址實測圖進行研究後發現,兩個都城都采用了以宮城之長、寬為模數的規劃手法。這兩座中國曆史上規模空前的大都市,從規劃到建成都不超過兩年,在規劃中運用模數控製,當是能快速完成規劃的重要原因。
隋代分別在大興和東京建有大興宮和紫微宮。唐代沿用隋代都城宮殿,改稱大興宮為太極宮,改紫微宮為洛陽宮(太初宮)。之後,唐高宗在長安城東北角外附郭建新宮,稱大明宮;唐玄宗又在長安原興慶坊建新宮,稱興慶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