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亭長南征北戰

呂後,名雉,寧娥姁。呂後生得漂亮,而且聰明伶俐,性格活潑好動。尤其是那雙會說話的眼睛,時常招人疼愛。呂雉父親呂公是沛縣縣令的好友,到沛縣縣令家躲避。沛縣的官吏豪傑聽說縣令家裏來了位舊交,都紛紛前往看望。當時劉邦僅是一個小亭長(秦法:鄉村十裏為亭,十亭為鄉),他也到縣令家問候。呂公善麵相,在酒令之間細看劉邦乃一貴相。他生得相貌堂堂,方麵,高鼻梁,美須髯。酒足飯飽以後,劉邦正要告辭,呂公熱情挽留。呂公誠懇地對劉邦說:“我一向喜歡研究相術,今天見到閣下,相貌貴不可言,願閣下自愛,我的長女相貌不惡,想收你做女婿,不知意下如何?”劉邦真是又驚又喜,當下欣然應諾。事後,呂公回到內室,和呂夫人談起此事,呂夫人生氣地對丈夫說:“你一向說這個女兒命相奇貴,要嫁給貴人,怎麼現在要把愛女許給一小小的亭長?”呂公不顧老伴的反對,依然將女兒嫁給了劉邦。

劉邦任亭長不常在家,很少從事生產。呂雉則留在家中幫助家計,下田勞作,夫妻二人十分恩愛。婚後數年,呂氏生了一女一子。

秦二世元年(前209),劉邦響應陳勝起義,呂氏宗族幾乎全部參加了劉邦的起義隊伍,隨他轉戰南北。公元前205年,劉邦統帥的漢軍自漢中東下,乘項羽在山東作戰,後方空虛,連續作戰打到彭城(今江蘇徐州)。項羽得知此信迅速回軍,大敗漢軍。劉邦與數十騎敗逃途中經過家鄉沛縣,想將家人一起帶走,不想劉邦父親太公和呂雉已被項羽扣作人質,隻有兒子劉盈姊弟在路上遇到劉邦,得以安全逃離。

此時呂雉之兄呂澤帶領一支漢軍駐守在下邑(今安徽碭山),他接納了疲憊不堪的劉邦,才使劉邦有了一立足之地。此後楚漢兩軍在滎陽一帶對戰三年之久,直到公元前203年九月,楚漢簽訂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的停戰協定以後,項羽才將太公和呂雉送還劉邦。不久,項羽敗滅,劉邦正式稱帝,隨後呂氏也成了皇後。

連環計保子承嗣

呂後的兒子劉盈被冊立為太子,女兒封為魯元公主,嫁與張敖為妻。魯元公主最受寵於呂後。

呂後最大的敵人,是劉邦的寵妃戚夫人。她不僅是情敵,還威脅到太子劉盈的合法地位。這位戚夫人是他起兵之初在山東時所娶。戚夫人所生一子名如意,劉邦說他像自己,甚為寵愛,封十歲的如意為趙王。

這時的呂後已年老色衰,劉邦總是帶戚夫人南征北討。太子劉盈仁和,劉邦不喜歡他,說他懦弱無用。戚夫人雖然受寵,但她並不知足,她希望劉邦立如意為太子,母以子貴,日後,她也許會成為皇後、皇太後,劉邦也有此意。不過,廢立太子須和朝中大臣計議,劉邦在朝中提出後,結果遭到各大臣的一致反對。因為劉盈被立為太子已有八年之久,如無罪被廢,將大失人心,動搖國家根本。呂後在東廂偷聽大臣的爭論,內心也十分緊張、恐慌。這時,有人建議呂後去請教留侯張良。於是呂後密使其兄建成侯呂釋之去請教張良,依計而行。

公元前192年,淮南王英布叛亂。此時劉邦正生病,決定派太子劉盈領兵去征討。劉盈從來沒有領兵打過仗,實在難以勝任。這時太子賓客東園公等四皓為太子獻策,去見呂釋之,說太子將兵,有功不能增加他的權位,無功恐怕要影響太子地位。呂釋之覺得此話有理,立即去見呂後,呂後當然替兒子著想,所以,二話沒說,找了一個機會,依照四皓之計勸說劉邦。劉邦十分不悅,隻好親自帶兵征討。到第二年消滅英布後回朝,劉邦又重提廢太子的意旨,正巧朝中舉行慶宴,太子由四皓隨從上朝拜賀。劉邦看見太子身邊這四位自己多次請不動的老者非常尊重太子,十分驚奇地說:“我以前請你們,你們不出山卻逃避我,現在追隨我兒,這是為何?”四皓說:“太子仁孝恭敬,尊禮儒士,天下士子都引頸願為太子所用。”拜賀禮完成後,四皓隨太子身後緩步離去。劉邦在殿上目送四人,召戚夫人前來,指給她看說:“我本想廢太子,但太子有這四位高士輔佐,羽翼已成,現在無須更動了。”這一場廢太子的鬥爭,以呂氏的勝利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