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氏是楚國令尹子文的後代。楚滅亡以後,班氏一族遷徙塞北,過著遊牧生活,漸漸發財。秦帝國崩潰以後,劉邦建立漢王朝,班氏子弟漸漸做官。

越騎校尉班況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班伯,次子班施,三子班稚。班稚生子班彪。班彪生班固、班超。班況的女兒班氏,即漢成帝的寵妃班婕妤。班婕妤是漢學者班彪的姑母,史學家班固的姑祖母。班彪有一個女兒,名班昭,字惠班,又名班姬,她是史學家班固的妹妹,曾受詔就東觀藏書閣,補《漢書》八表和天文誌,並召入後宮,為皇後和貴人之師。班氏學問淵博,號為大家。班婕妤與班昭不是一回事,她是班昭即班姬的姑祖母。

成帝初即位時,班氏選入後宮,授居後宮第十位的少使。不久,班氏以才氣得幸,很快升為婕妤,是僅次於昭儀的寵妃。班婕妤居未央宮第三區的增成宮,不久就懷孕,生下了一個兒子。但是,僅僅幾個月,兒子便不幸地死去。當時的許皇後沒有兒子,漸漸失寵。班婕妤生下了兒子沒能保住,未來也是吉凶難卜。

成帝到後苑遊玩,宣美人們侍駕。成帝愛班婕妤,想與她坐一個輦閑遊。班婕妤熟諳曆史,當即婉辭相拒,委婉地說道:“我看曆代圖畫,古時的聖賢君主,左右都是名臣侍駕,隻有三代以下的君主,嬖女侍奉左右;現在皇上要與我同輦,這不是與三代的末主有點兒相近嗎?”成帝覺得她說的有理,極口稱讚,當即就打消了同輦閑遊的念頭。

這件事很快傳遍後宮。太後王政君也知道了。太後高興地說,“古代有樊姬,今天有班婕妤!”樊姬是春秋時期楚莊王的夫人,為人賢慧,知書達理。她曾諫止莊王出宮狩獵,激勵楚相虞丘子進舉孫叔敖,使莊王得一賢人,授官令尹,從而使楚國興盛,人才濟濟,三年稱霸。太後將班婕妤與樊姬相媲美,可見太後對班婕妤非常賞識。

太後賞識班婕妤,成帝也很寵幸她,對她很禮敬。成帝喜好詩文。班婕妤愛讀書,生性聰慧,能詩能文,很得成帝的喜愛。可以說,班婕妤是一位才德並重、知書達禮、嫻靜本分的美女。

這樣一個有德有才的美女,在後宮平靜的時候,是會得到皇上的愛幸的。而一旦出現了一位色藝俱佳、風騷過人的美人,後宮就要失去平靜,德才嫻靜的美人便會顯得蒼白無味,黯然失色——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入宮,班婕妤便麵臨著這樣的命運。皇後許氏也是如此。

成帝即位以後,太子妃許氏升為許皇後。許皇後的父親許嘉是大司馬車騎將軍,封平恩侯。成帝光耀後族的同時,也光耀自己親舅舅王氏的門庭,升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朝中因此分為許派和王派。不久,許嘉被迫休致,鬱悶而死,後族衰落。皇太後王氏家族昌盛,許皇後便開始日子不好過。

災異迭見。許皇後得寵而無子,成帝又不得臨幸他宮。王鳳便派學者劉向、穀永進奏,說災異迭見,禍患連綿,咎在後宮,六宮應該嚴加整飾——所謂咎在後宮,不就是咎在後宮之主的皇後許氏?成帝深以為然,竟下旨切責!

許皇後沒有意識到危險臨近,見機會來了,手有些癢癢。這不正可以大展才華,打打筆仗?許皇後便寫了一篇文理俱佳的《上疏言椒房用度》,寫得氣勢恢弘。成帝看過此疏以後,噎在那裏,半天說不出什麼話來。他能說什麼呢?讀的書不及皇後多,文理不及皇後,他竟不知對這篇疏文該如何批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