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台風
台風是在海洋地區形成的熱帶氣旋。在美國一帶稱颶風,在菲律賓、中國、日本一帶叫台風。氣象台根據台風可能產生的影響,在預報時采用“消息”、“警報”和“緊急警報”三種形式向社會發布。同時,按台風可能造成的影響程度,從輕到重向社會發布藍、黃、橙、紅四色台風預警信號。
一、台風來臨前的征兆
台風的影響比較大,範圍比較廣,但是,台風的移動速度不是很快,可以提前做好一些防範準備。在台風將到的前2、3天之內,可以通過各種現象來判斷台風情況,從而做好各種應對措施。
1.高雲出現。在台風最外緣是卷雲,白色羽毛狀或馬尾狀甚高之雲。當此種雲在某方向出現,並漸漸增厚而成為較密之卷層雲,此時即顯示可能有一台風正漸漸接近。
2.雷雨停止。我國東南地區夏季,山地及盆地區域每日下午常有雷雨發生,如雷雨突然停止,即表示可能有台風接近中。
3.能見度良好。台風來臨前2、3天,能見度轉好,遠處山樹皆能清晰可見。
4.海、陸風不明顯。平時,風自海上吹向陸地,夜間自陸地吹向海上,稱為海風與陸風。但在台風將來臨前數日,此現象便不明顯。
5.長浪明顯。一般來說,近海海浪較平穩,但遠處有台風時,波浪將趨洶湧,漸次傳至沿海,而有長浪現象。
6.海鳴有聲。台風漸接近,長浪亦漸大漸高且撞擊海岸山崖發出吼聲,沿岸亦常可聞。之後,約3小時後台風就會來臨。
7.驟雨忽停忽落。當高雲出現後,雲層漸密漸低,常有驟雨忽落忽停,這也是台風接近的預兆。
8.風向轉變。一般情況下,沿海風向固定,若風向發生轉變,表示台風已漸接近,並已開始受到台風邊緣的影響,此後風速將逐漸增強。
9.特殊晚霞。台風來襲前1、2日,當日落時,常在西方地平線下發出數條放射狀紅藍相間的美麗光芒,發射至天頂再收斂於東方與太陽對稱之處,此種現象稱為反暮光。
10.氣壓降低。根據以上諸現象,如果再發現氣壓逐漸降低,顯示將進入台風邊緣了。
二、台風來臨前的準備
1.注意媒體報道。公眾應密切關注媒體有關台風的報道,及時采取預防措施。
2.人員轉移。居住在各類危舊住房、廠房、工棚的群眾,在台風來臨前,要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住在低窪地區和危房中的人員,要及時轉移到安全住所。
3.室外加固清理。強風會吹落高空物品,要將屋頂、窗口、陽台處的花盆搬移到安全地方,養在室外的動物、樓頂的雜物、其他物品移至室內,加固室外易被風吹動的東西。檢查室外有關建築的門窗、室外空調、太陽能熱水器的安全,並及時進行加固。
4.做好準備和檢查。台風來臨前,應準備好手電筒、收音機、食物、飲用水及常用藥品等,以備急需。
關好門窗,並檢查是否堅固,取下門窗懸掛的東西。檢查電路,注意爐火、煤氣,防範火災。
5.停止戶外活動。在台風來臨前,最好不要出門,以防被砸、被壓、觸電等不測。不要去台風經過的地區旅遊,更不要在台風影響期間到海灘遊泳或駕船出海。
6.做好防水。要及時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在防風同時要做好防暴雨工作。
7.注意安全躲避。在台風來臨前,強風有可能吹倒建築物、高空設施,不要在臨時建築、廣告牌、鐵塔等附近避風避雨,以防造成人員傷亡。車輛盡量避免在強風影響區域行駛。
8.禁入地下設施。嚴禁進入地下公共場所、交通設施,特別是地鐵、地下商場等不要進入,避免暴雨進入被困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