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井珍妃是清光緒皇帝的愛妃。關於她的身世和遭遇,人們知道許多。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珍妃因支持光緒皇帝推行新法,被慈禧太後當眾責辱打罵,並被貶入冷宮。
珍妃被禁錮在皇宮東北角景祺閣後麵的小院內,行動毫無自由,衣食極為惡劣,蓬頭垢麵形同乞丐,甚是淒慘。監視與送飯的太監都是李蓮英的心腹,每日對她惡罵,橫加侮辱。珍妃在這樣淒苦的冷宮裏囚禁了達兩年之久,受盡折磨。
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太後不顧國難民危,挾帶光緒皇帝倉皇西逃,臨走時因為怕帶著珍妃成為一個累贅,於是,慈禧就命李蓮英指揮太監崔玉貴、王德環將珍妃推入井內淹死。
1901年11月,慈禧和光緒等人從西安返回北京,為了掩人耳目,平息珍妃家人的憤怒。於是,慈禧命人對外宣稱:“珍妃為了免遭洋人汙辱而投井自殺,並給珍妃恢複名譽,從妃冊封為貴妃。”慈禧還下旨要珍妃家人來打撈珍妃遺體。
珍妃的姐姐瑾妃由於珍妃的遺體在井內泡了一年半有餘,井口又小,怎麼也撈不上來。慈禧大怒,要對珍妃的家人問罪,珍妃弟弟誌錡嚇得魂不附體,急忙擺上香案,燒香叩頭,求姐姐顯靈開恩,救全家性命,結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把遺體打撈上來,已是慘不忍睹。誌錡含淚將姐姐一條曲著的腿捋直,然後草草埋在北京西直門外的田村。
1915年3月,珍妃棺槨由北京移至河北易縣清西陵梁各莊行宮暫安;同年11月,以貴妃規格下葬,埋葬在光緒陵寢崇陵旁的崇妃園寢。崇妃園寢在崇陵東麵,相距僅500米。
1924年瑾妃病逝,也埋在這裏,跟妹妹珍妃長眠在一起。姐妹們就這樣靜靜地躺在各自的陵寢中,直到12年後,有人打破了這裏的寧靜。
1938年,日本侵略軍占領了易縣縣城,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奮起抗戰,解放了西陵以西的廣大地區。清西陵辦事處的護陵人員逃進縣城,整個陵區成了雙方爭奪的遊擊區,這就給盜墓的不法之徒造成了可乘之機。
這年秋末冬初,西陵附近華北村的鄂士臣找來老相識關友仁密謀:“亂世英雄起四方,要搞點家夥,拉起隊伍闖蕩闖蕩。”這話與關友仁不謀而合。可是怎麼才能搞到家夥呢?於是,鄂士臣提議,挖陵盜寶,換錢買槍。
珍妃照片第二天,鄂士臣與關友仁又分頭找來幾個同夥,都是附近幾個村盜過墓的人,他們聚到一處僻靜村舍,商量盜墓的計劃與步驟措施。首先是盜陵目標,皇帝陵與皇後陵裏寶物多,但工程堅固,盜掘不易。李紀光盜過泰妃陵和王爺陵,是這些人當中最有經驗的一個,他提議撿個容易下手的,速戰速決。
最後,他們將目標集中在崇妃園寢裏的珍妃墓。理由是珍妃墓距村莊較遠,不易被人發現,相對來說比較安全。而且,珍妃是光緒帝的寵妃,生前雖不得意,死後入葬的規格卻很高,隨葬的珍寶肯定不少,如盜掘成功就能發一筆橫財。
目標既定,這8個人就分頭去做盜墓前的準備。鄂士臣與關友仁裝扮成打柴人去探查出入路徑;下嶺村姓張的找來3支槍;荊山村人自帶手槍一支;眾人又設法湊了20多發子彈,“盜墓專家”李紀光自製了下地宮用的“蜈蚣梯子”。
當天晚上,這8個人由鳳凰台村向崇妃園寢進發,悄悄逼近了護陵老人居住的東班房。荒野空園,萬籟俱寂,不知誰咳嗽了一聲,驚動了守陵人養的一條大黃狗,荊山村人緊張過度,觸動了扳機,“叭”地一聲走了火,嚇得那條狗夾著尾巴逃竄了。
鄂士臣、關友仁等人立刻闖進東班房,用槍口對準了渾身發抖的守陵老人,直截了當地說明來意:“如敢聲張就先要你的命。”老人急忙磕頭求饒,蹲在炕上不敢動了。隨後,關友仁等人進入陵墓開始進行挖掘。但是,他們挖了一個晚上,才挖出一個直徑2米,深約3米的豎井,底下便是堅硬的地宮墓頂石,用鎬實在挖不動了。這時天已放亮,白天盜墓實在危險,隻好暫時收兵,臨走時他們命令老人把大黃狗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