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雪剛過,天地間仿佛寧靜了許多。淩烈的寒風席卷著雪沫吹撫在人的臉上、手上,仿佛無孔不入似的,使人感到又冷又潮的凍徹心扉。雖然下了一夜的雪,但跑道在經過改裝過後的吹雪車、幹部戰士的數道清掃工序過後已經整潔一新了。吹雪車將車輛兩側的發動機噴氣口功率調至最大,摻雜著航空煤油氣味的炙熱空氣,伴隨著撼人心神、震耳發聵的巨響,將跑道上最後的積雪和水流蒸發成空氣。
自從劉威事件發生後,陳宏總有一種不作為的自責,像是千斤巨石的強大壓力和無數雙看不見的眼睛,時刻鞭策、質問著自己。雖然可以說事不關己,但每當劉司令的音容笑貌一出現在自己的腦海之中,便會令自己長時間無法自拔、難以排遣。唯有加大訓練強度,才使自己忘掉一切得到解脫。
這種快節奏、高強度的訓練使得調入基地的飛行員們,無不猶如坐上了過山車般,即高呼刺激、又難以接受,偏偏選擇權又不在自己的手中,隻能隨波逐流般的欲罷不能。在他們的眼中,基地總指揮陳宏即權威、又神秘,即來易近人、又若即若離。作為基地的指揮官,陳宏完全可以坐在指揮室裏運籌帷幄,但是他更喜歡駕駛戰機翱翔藍天。
隨著代表起飛命令的綠色信號彈飛上天空,陳宏率先駕機大仰角起飛直刺蒼穹。等待各僚機與自己編好隊型,在陳宏的指揮下編隊向指定空域飛去。
與以住飛行員在各部隊飛行訓練方式不同的是,基地飛行訓練采取的是隨機抽取任務,空中受領任務的方式。這種訓練對於很多初來乍到的飛行員都感到無所適從,原因就是缺少了理論研究、地麵準備、計劃製定等重要環節,為訓練安全和任務完成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但這種方式卻是在陳宏的一再倡導下形成的,目的是更加貼近作戰現實需要,畢竟在實戰的情況下,敵人是不會仁慈的留給自己和隊友充足的作戰信息及製定周密計劃的時間。這種訓練方式才最大可能的提高地麵和空中指揮效率,充分發揮飛行員的技術潛能和發展空間。
今天也不例外,陳宏帶著機群向雷達報警空域運動。一份綜合雙方的戰力評估、距離狀態、氣候條件等因素的簡要作戰計劃便經過加密係統,由地麵指揮部傳輸到了陳宏駕駛的數據鏈長機儀表菜單內。陳宏打開任務菜單,瞬間任務計劃便與空中預警指揮機實現了共享。預警機內參謀人員再根據空中探測的最新態勢,將計劃細節進行了時事更新和完善,最終將編隊共同作戰計劃和單機作戰任務下達到每架戰機。
“火鳳、火鳳,我是鷹眼。敵坦克偽裝集群在49號地域,請執行319晝間低空超低空機動和517突擊敵裝甲目標任務,對地麵目標予以空中殲滅。37號地域有敵軍機場,準備執行501與敵三代機自衛空戰練習。”空中預警機通過無線電再次對陳宏進行任務提醒。
“明白”陳宏回答道。
陳宏切換頻率與僚機聯絡道:“各機注意,各機注意。在49號地域有敵坦克偽裝集群,可能被冰雪覆蓋難以使用熱源跟蹤查尋。各機拉大飛行間距,使用機載高遠焦距攝錄設備探測,開啟雷達、光熱成像等設備找尋目標。執行319超低空機動飛行,一旦發現目標立即將其消滅。各機注意時刻保持聯絡暢通、通報情況、注意配合。”
十餘架僚機受命後,先後振翅飛離長機保持間距,在空中展開如同一張密網快速向目標區域推進。從機艙向外看去,遼闊的大地上白茫茫一片,密林的枝俏上被白雪所包裹起起伏伏遙望無邊。
陳宏等人將飛行高度設置為與地形地貌相對高度在50米的距離,戰機超低空飛行,駕駛杆隨著機載電腦設定程序前前後後的微小調動高度變化。大地、叢林、白雪如同一張快速放映的影片,在眼前飛速飄過。看著近在咫尺的地麵和令人目不暇接的景物,如果是初次駕駛飛機達到這種高度,真會有種想大聲喊叫、尋求解脫的衝動;又或是不敢相信設備,不願將自己寶貴生命向這些冰冷機器相托付,不自禁的退出自動駕駛狀態,快速恢複到安全的高度。
但陳宏帶領的基地飛行員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對於這種高度的飛行如同家常便飯一般。座艙內數十個儀表的每個細微變化,都會引起駕駛者的密切關注。與此同時,還能觀察機載攝錄設備播放的畫麵和艙外真實環境,漸漸進入到了人機合一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