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母以為他們的兒孫會在這片土地上能夠安安穩穩地度過此生,卻未曾料到,僅僅幾十年的時光,這裏便災禍連連。
先是被長達三年的旱災無情地肆虐著,土地幹涸,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在烈日下苦苦掙紮,為了一滴水、一口糧而費盡心力。
現在又是地龍翻身,那地動山搖的恐怖瞬間,摧毀了無數的房屋也掩埋了數不清的生命。
他還未從地震的傷痛中緩過神來,如今又聽聞可能會發生瘟疫,這可怕的消息如同烏雲一般,籠罩在他的心頭。
他害怕極了,因為小時候,他的父母經常給他講述逃荒路上的各種艱辛。
父母也給他描述過那些人在逃荒的路上會麵臨著饑餓、疾病和死亡的威脅,有的人為了能夠活下來,甚至會易子而食,這種殘酷的現實讓他無法接受。
但是,父母講述的那段逃荒史,讓他對逃荒充滿了恐懼和不安。
更何況,如今他的後背和腿皆受了傷,行動極為不便。
他擔心自己若與孩子們一同踏上逃荒之路,定會拖累他們。
一想到此,他心中對逃荒便更加抵觸了。
“對,我們想要避免被感染疫病就必須盡快離開地龍翻身所波及的這片區域。
更何況,如今天幹地旱,別說是尋找食物,現在恐怕是喝上一口水都困難了。
留下的話,即便不被疫病感染,也會被渴死餓死,拚一把總歸好過在原地等死。”王郎中語氣堅定地說道。
他雖是大夫,然而對於能否治好疫病卻毫無把握,畢竟他從未接觸過疫病患者。
他隻是在一些醫書上見過兩種對疫病的描述,再加上父親曾給他講述過一些相關內容,自己卻從未親身經曆過。
當然,他也不想經曆,畢竟誰不惜命呢?
對於那些為醫療事業做出貢獻甚至犧牲的老前輩們,他心中充滿欽佩,可也僅僅是欽佩而已。
所以,他首先想到的便是逃離。
雖然這樣的做法很自私,但在這無奈的處境下,似乎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活著,才有希望,不是嗎?
在座的眾人聽到王老郎中的話後,神色各異。他們都不是懵懂無知的孩子,自然清楚逃荒意味著什麼。
他們當中多數人都是沒有族親庇護之人,更沒有同村親友,張家是他們為數不多有著姻親關係的人家。可僅僅他們幾家人一起逃荒,真的可行嗎?
就在眾人心思各異之時,回長安開口說話了。
“各位長輩,我覺得王老先生(古代也稱郎中為先生)所言極是。
咱們得走,遠遠地走,而且是越快越好!”
回長安本來就打算帶著家人躲避旱災、逃離賭債,這一地震,他逃荒的決心更加堅定了幾分。
更何況他的媳婦現在可是擁有空間之人。
他已經了解到媳婦在現代時儲備了不少物資,還知道她在縣令的府庫收了不少東西進空間。不光有金銀,還有幾萬斤的糧食呢!
他們剛才在賭坊裏還找到了那麼多的金銀,別說夠他們這些人花用,就是供給全村一起去逃荒,那也是綽綽有餘的。